第21章:我本將心向明月(2 / 2)

幾句閒聊之後,蔣恒生說:“勤之這次的論文的反響實在是太好了,國內國外都有了回應,隻是拿到的都是名,想著怎麼變現就好了。”

聽著這話,李少梅拿筷子有節奏的敲著碗:“名利雙收,名利雙收,這名來了,利還會遠嗎?以後哪個大學請他演講,這演講的收入都能不少。

以後彆人發論文要找關係,還得花錢買好版麵,勤之用嗎?誰想要他的論文,你還得給我們稿費,給我們錢呢!”

敲了最後一下碗,李少梅看向了陳勤之:“勤之你說對不對?”

陳勤之笑著附和:“少梅你說的對。”

對是對,但應該還可以走的更遠,擁有更多。

蔣恒生說:“勤之,我看你對化學製藥和生物製藥都挺有見解,挺有研究的,要不你下海吧,我們一起搞個醫藥公司,我負責市場,你負責搞研究。”

蔣恒生這人,一天到晚都想著他的創業夢。

無奈蔣天新對他不信任,覺得他做事不穩重,靠不住。

他們幾個人裡,蔣天新最看好的是陳勤之,說他沉得住氣,但他最大的缺點就是太沉得住氣。

說明白了,就是軟弱。

所以,很多機會會溜走。

蔣天新還說,說陳勤之的性格和蔣恒生綜合一下就好,兩人就都有棱有角,也沉穩了。

醫藥公司?

陳勤之笑了說:“恒生你也是藥學出身的,一款藥物從發現到研究,到幾期臨床試驗結束上市,這期間要多長時間你是知道的。”

“雖說生物製藥的周期會快很多,但國內現在的技術確實太有限,彆說後期的研究和臨床費用,就算是前期的設備購買,恐怕你爸都會很吃力。

除非你能拉動政府一起投資,後期能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

一款新藥的研發,少則數十年,多則幾十年,這中間的成本是不可想象的,不是蔣恒生一句話那麼簡單。

他是帶著信息過來的,但他也需要時間和精力整理他腦子裡的信息。

再說現在的國情,國家缺

錢,地方缺錢,中央也缺,方方麵麵都缺。

他自己也還一窮二白呢!

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來吧。

第一桶金會有,夢想會實現,前途也會無量的。

蔣恒生聽完,後背往椅子一靠,儘顯無奈和慵懶:“大道不得……”

他沒有說完,李少梅打斷了他:“蔣恒生,你少來,還有你能不能換個詩?”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蔣恒生覺得這是他和夢想之間的愛恨情仇,他總在愛而不得。

一點施展拳腳的機會都沒有。

……

陳勤之喝醉了,蔣恒生的司機把他送到家裡,扶到床上才離開。

把司機送去門口,沈南心回到臥室就把陳勤之的鞋子給他脫了。

她打水過來給他擦臉時,隻見陳勤之嘴裡念念叨叨。

沈南心湊近過去一聽。

“南心,這麼多年委屈你了。”

“南心是我對不住你,我一定把你的病治好,我不拿錢回去了。”

沈南心一聽,這都什麼跟什麼啊?抬手就打了他胳膊一巴掌。

“陳勤之,你咒誰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