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希,朕的意思,你心裡也清楚了。”
“朕,也就不再多言。”
“太子昏庸無能,相王平庸難定,梁王愚蠢至極,魏王……他如今心性淡泊了。”
“諸王之中,朕最看好的,就是你。”
李存希拱手再拜:“臣多謝陛下厚愛。”
“嗯,你先破邗溝覆船案,又在回返並州的路上解決禍亂涼州的黑衣社,朕心中甚是滿意。”武則天背著手,仰著脖子,“隻不過你已經沒有上升的機會,說說吧,若是破獲此案,使得我大周成功攻伐西域,還想要什麼?”
“臣豈能自己邀功?”
“那你要為誰邀功呢?”
“臣不知。”李存希垂著頭。
武則天歪著頭看了一眼李存希,突然一笑。
“讓武延昊往上爬一爬吧,出塞攻伐異族,封個國公給他吧……涼國公吧。”
“他回來的那一天,就是冊封國公的那一天。”
李存希拱了拱手,並不答話。
給武延昊升國公是武則天說的,可不是他要給武延昊請功。
他可不想落個把柄到武三思那個狗頭手上。
“你回來之後,到過哪裡?”武則天換了個話題,一本正經的問道。
“臣哪裡都沒有去過,陛下,臣自從返京,便立刻到陛下的麵前。”
“嗯,你出京多時,遲遲未歸,還不了解京中近些時日發生的事情。”
“確實不知,臣與京中並無書信往來。”李存希小心翼翼的說。
武則天停下腳步,站在廊簷之前的台階
良久,她淡淡的開口道:“狄光昭回京了。”
“他在魏州擔任刺史的時候,為人殘暴不仁,害的懷英的生祠被百姓推倒。”
“後來懷英聞聽消息,把他緝拿回京,朕覺得懷英是國之重臣,也就放過了他,把他打發到潞州擔任刺史。”
“朕之本意,是希望他可以吸取教訓,在潞州的時候可以做一個合格的刺史,造福一方,代天牧狩。”
“可是……”
“他辜負了朕的希望,也差一點就給了三思借機對你發難的機會。”
李存希不明白狄光昭犯事,為什麼會牽連到他的頭上,但他本能的拱手俯身。
擺出一副積極認錯的態度出來。
武則天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存希,歎了口氣,道:
“潞州那邊,朕已經派人解決了,但是狄光昭之事尚未解決,懷英為這事憂慮許久,你這個秦王,也該為他分憂分憂了。”
李存希趕忙道:“臣明白,還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把此事解決。”
“嗯,去吧。”
“謝陛下。”
武則天踏上階梯,從狹長的回廊,轉到湖心亭外,帶著一眾宮人女官離去。
上官婉兒奉命折返回來,帶著李存希往外走。
兩人一路無言,來到太初宮的宮門外。
李存希一抬眼,就看見今日本不當值的千牛衛將軍高環。
“我先回去了,李大人。”
“再見,上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