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各自發聲,痛罵肖博科夫。
“肖博科夫就是個小醜,而且是個不聰明的小醜,起碼一般的小醜還知道拿米國的電腦去吹噓。”
“網絡發言可以自由但不能歪曲事實,肖博科夫的視頻大概率造假。目的就是為更多人好接廣告。”
“用一個長期落後的國家的筆記本電腦來虛構性能,肖博科夫顯然沒有對近代現代科學的基本認知。”
肖博科夫看了這些評論,批評之後,懵了個懵。
自己有理有據怎麼還會被這樣罵?
說自己視頻造假那就拿出剪接的證據嘛。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西方白皮潛意識的優越感在作祟,他們自己沒有搞出石墨烯電池,就認為彆人也不行。
這一點也在一些文章裡麵有所體現,那些文章拿出了“證據”。
比如某某米國著名大學,知名科研機構沒能重複陸山論文當中的實驗,所以彆說石墨烯電池是假的,他們甚至認為陸山的那兩篇有關於石墨烯技術的論文都是假的。
然後,媒體似乎嗅到了機會一般,這一類反駁的文章遍地開花,引用的媒體也越來越權威。
就連《紐約時報》這種偏金融娛樂的媒體都用一定的板塊來報道這件事,還專門寫了評論。
隨後,就是越來越多的米國知名大學教授站出來石錘陸山論文不能重複的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