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四白了他一眼,沒好氣地說道:“殿下,您就彆想這些沒用的了,還是想想怎麼收服四縣的兵權吧!”
楚陽嘿嘿一笑,不以為然地說道:“這有何難?本王一出馬,保證那些個小將乖乖地把兵權交出來!”
“但願如此吧……”
索四心中暗自祈禱,希望這次出行能夠順利。
臨近中午時分,楚陽一行人來到了臨海縣城外。
遠遠望去,隻見城牆高聳,城門緊閉,城頭上旌旗飄揚,一副戒備森嚴的樣子。
“這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咱們是來攻城的呢!”
楚陽見狀,非但沒有絲毫畏懼,反而來了興致。
他一夾馬腹,策馬向前奔去,索四見狀,急忙跟了上去。
“來者何人?此乃臨海縣,速速止步!”
城頭上,守城的士兵見有人靠近,厲聲喝道。
“我乃瓊王,前來查看縣內軍備。”
楚陽勒住馬韁,高聲喝道。
城上的士兵聞言,頓時麵麵相覷,他們雖然沒見過楚陽,但瓊王這兩個字,他們還是如雷貫耳的。
“原來是王爺駕到,小的有眼不識泰山,還請王爺恕罪!”
一個像是小隊長模樣的士兵連忙賠著笑臉說道。
“嗯,本王此次前來,是為接管臨海縣兵權,還不速速打開城門迎接!”
楚陽冷哼一聲,擺足了王爺的架勢。
城上的士兵聽到這話,交首接耳,不知道如何是好。
但是想到自己的縣令已經扣上了通敵倭寇的名號,也不再說什麼。
“好,我就打開。”
就這樣。
楚陽帶人浩浩蕩蕩地進了城,他馬不停蹄地來到了校場,發現儘收幾百士卒懶懶散散。
見此,他大喝一聲:“身為大周士卒怎能如此懈怠?這樣下去怎麼和倭寇抗衡?”
校場上的士卒們被楚陽這一嗓子吼得麵麵相覷,一時間竟無人敢反駁。
他們大多是些被強征入伍的農夫,平日裡操練也不甚積極,一個個無精打采,如同霜打的茄子。
楚陽見他們這副德行,心裡也明白了幾分,便不再多說什麼,隻是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校場。
索四一路跟著楚陽,見他臉色不悅,便小心翼翼地問道。
“殿下,您怎麼了?可是這些士卒……”
“唉,這些士卒都是些烏合之眾,指望他們上陣殺敵,簡直是癡人說夢。”
楚陽歎了口氣,滿臉的恨鐵不成鋼,“臨海縣縣令已經跑路了,三清縣縣令也跑了,剩下兩縣一個是土人,一個是關押囚犯的地方,你說這四縣能集結多少兵力?”
聽到這話,索四也不禁歎了口氣,道:“加上瓊州城,我看能召集六千士卒,要是說精銳的話,估計兩千就不錯了。”
楚陽聞言,微微點頭:“不錯了,兩千精銳,八百陷陣營還有百餘騎兵,很強了。”
楚陽此言一出,索四頓時有些哭笑不得,忍不住說道。
“殿下,這…這三千兵馬,就算加上民兵我們隻能號稱一萬大軍,能打得過倭寇麼?”
“一萬大軍足矣。”
楚陽卻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似乎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沒有絲毫的擔憂。
索四見狀,知道再勸說也是無益,隻得在心中暗暗祈禱,希望楚陽這次的冒險能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