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速度很快,為了考慮更好完成任務,整個第三裝甲軍被內斯特.非林司馬分成了5個部分,第一個是由第三裝甲軍第一裝甲師第一裝甲旅和一個摩步團組成的前鋒部隊;
第二個則是由第三裝甲軍第一裝甲師其餘部隊,和兩個摩步師以及軍部及部分軍直屬部隊組成的主力部隊,內斯特.非林司馬也在這兒指揮著大軍的一切行動;
第三部分則是由輜重部隊、後勤部隊,以及其它一些行動緩慢的重裝部隊組成,他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防止這些部隊遭遇到高盧等國的襲擊,內斯特.非林司馬直接將第三裝甲軍第二裝甲師留在了這兒,第二裝甲師雖然在這兒,但前線發生戰火,他們依舊可以很快投入增援前線戰場,這也算是內斯特.非林司馬留下的一個後手;
第四部分也是人數最少的一個部分,此時他們暫時還和第二部分在一起,他們的任務更加簡單,就是要在他們的行軍路上修建一到兩個臨時的戰時機場,為空中部隊提供保障,這個年代的機場還是比較簡單的,他們修起來也比較快,工程機械他們也有,這也是為什麼第三裝甲軍能成功越過高盧認為他們不可能翻越而過的高山;
第五部分也是第三裝甲軍自己對自己的保障,就是一直處於漢斯國內的預留部隊和航空師以及其配套的部隊,他們也將會是接下來戰鬥的主力軍之一,也將是戰鬥最激烈的部隊之一,接下來他們不但要和高盧和約翰等國戰機空中交戰,同樣還要對地麵高盧重要目標實施突襲和火力打擊,他們不但是突擊者同樣也是防禦者,也是說他們即是第三裝甲軍的矛也是第三裝甲軍的盾,為第三裝甲軍行軍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助力和輔助。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高盧部隊和漢斯各部隊的交火愈演愈烈,雖然防線丟了,但高盧的實力也不差,雖然被漢斯打了一個措手不及,但很多反應過來的高盧部隊聯合起和約翰的聯軍,迅速展開了有力反擊,也是打出了幾場像樣的反擊,打了漢斯軍隊一個措手不及。
但漢斯部隊可不是吃素的,他們可都是經曆過戰火的洗禮的,有著自己的堅定信念,三部分各部隊毫不畏懼,再次打得高盧和約翰的聯軍節節敗退。
這兒約翰的軍隊本來就不多,也就幾萬而已,而且即便是都不在高盧境內,所以雖然說不兩國聯軍,其實可以說依舊是高盧自己和漢斯在打。
當然在交火的第一時間,約翰深知唇亡齒寒的道理,直接從國內派遣出了一個軍陸軍以及不少海軍部隊前往戰場增援,但這之間還有不短的距離,他們即便是增援,也是需要行軍時間的,何況他們怎麼都想不到,還有漢斯部隊在等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