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媽媽是藺太太的娘家陪嫁,這些年一直跟著藺太太的,藺府裡的事務,大部分都是她幫著操持,也隻有她敢勸幾句。
藺太太哽咽道,“看開?怎麼看得開?你瞧瞧趙娘子的相公,鄉下清苦人家的子弟,都能出落得這樣臨風照月、一表人才,我那幾個,哪天少氣我兩回,我都要燒高香,家業做得再大,又能如何?”
“要不要不咱們再尋尋五少爺?”
“當年尋了大半年都沒尋到,這都二十年過去了,還怎麼尋?那孩子,是死是活都不知道了。”
藺太太傷感不已,眼淚嘩嘩的流。
周媽媽便道,“這年頭,好心人還是多,五少爺不會有意外的,太太您寬心些!老奴記得,五少爺的左手腕子上一塊雞心形狀的胎記,紅豔豔的顏色,可顯眼了,隻要肯下功夫找,說不定老天爺開眼,就能找到呢?”
“哎,此事再說吧。”藺太太不是不想尋,而是怕一次次尋不著的傷心,“小趙和她相公兩人,暫時安排到我這邊住下吧,四少奶現在心情不好,彆得罪了客人。”
“噯!老奴這就去布置房間。”
趙錦兒和秦慕修便歇在藺太太院子裡的廂房內。
她給的方子很簡單,配藥也很常見,之所以藥效好,是每種藥的配比很精妙,且熬藥時的火候掌握得好。
第二天下午,藺記藥房的幾個大師傅就帶著藥童搓出來第一批丸藥。
趙錦兒檢查過後,給了點改進意見,“基本有九成成功了,熬藥的時候,川貝粉和枇杷葉的先後順序不能搞錯,糖漿和麵粉的量也要掌握好。”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