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發展(2 / 2)

在另一個角落,等離子切割機發出尖銳的嘶鳴聲,正在切割著厚厚的高強度鋼板。

操作切割機的是年輕的小趙,他雙手緊緊握住切割機的把手,身體微微後仰,以保持平衡和穩定。

“這鋼板可真夠硬的,不過咱的家夥什也不是吃素的!”小趙一邊乾活,一邊自言自語道。

他使用的等離子切割機配備了先進的割嘴,能夠高效地完成切割任務。

而在高處的平台上,幾位工程師正站在那裡指點江山。

“這裡的結構還需要加強,按照設計要求,增加一些加強筋。”年長的工程師王工嚴肅地說道。

旁邊的年輕工程師小陳連忙點頭:“王工,您說得對,我馬上記錄下來。我們還需要注意焊接殘餘應力的消除,避免影響結構的穩定性。我覺得可以采用振動時效或者熱處理的方法。”

王工微微皺眉思考了一下:“振動時效成本低一些,但效果可能不如熱處理徹底。咱們再權衡權衡。”

另一位工程師小李插話道:“那不如先做個模擬分析,看看哪種方式更適合這個船體的具體情況。”

王工讚同地點點頭:“這個主意不錯。還有這邊,焊接的質量一定要嚴格把關,不能有絲毫的咬邊、夾渣和氣孔。”

小陳回應道:“明白,我們會通知質檢部門加強無損檢測,使用超聲波探傷儀和磁粉探傷設備仔細檢查。”

王工接著說:“另外,艙室的密封性也至關重要,要進行嚴格的氣密試驗,不能有任何泄漏。”

小李附和道:“對,這關係到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們得保證萬無一失。”

“大家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這艘船可是咱們的心血,不能有半點馬虎!特彆是在裝配精度上,要嚴格控製誤差範圍,使用全站儀和水準儀進行測量。”王工提高了音量,目光掃過每一個人的臉龐。

在這巨大的船體內部,焊接的火花、起重機的轟鳴聲、切割機的嘶鳴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激昂的工業交響曲。

工人們的汗水如雨般灑落,他們的動作熟練而有力,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力量和技巧。

“大家加把勁,早點完成任務,早點讓這大家夥下水!”不知是誰喊了一嗓子,立刻得到了眾人的響應。

“好嘞!”“沒問題!”的聲音此起彼伏。

在這片充滿激情和力量的戰場上,每一個人都在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奮鬥著。

他們深知,自己手中的工作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責任,一份對國家、對社會的承諾。

隨著時間的推移,船體內部的工作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焊接的焊縫越來越長,起重機吊運的分段構件準確無誤地放置到位,切割後的鋼板整齊地排列在一旁。

夕陽的餘暉灑在船塢上,給這巨大的船體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

工人們的身影在餘暉中被拉長,他們的臉上雖然寫滿了疲憊,但眼神中卻充滿了自豪和期待。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正在創造著偉大的作品,正在為國家的船舶工業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這邊航母如火如塗地製造著!

另一邊的神宮計劃,也在不斷地進展!

在那遼闊無垠、莊嚴肅穆的發射基地,一係列宏偉壯觀的星艦如同待命出征的勇士,整齊地矗立在發射台上。

隨著倒計時的聲音在空氣中激蕩回響,緊張而又莊重的氛圍彌漫開來。

控製中心內,專業的技術人員們全神貫注地緊盯著眼前的大屏幕,他們的手指在各種精密的控製儀器上快速而準確地操作著。

“十、九、八、七……”

當倒計時的聲音越來越緊迫,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三、二、一,點火!”

刹那間,巨大而強勁的引擎轟然啟動,噴射出洶湧澎湃、絢爛奪目的藍色火焰。

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仿佛要撕裂整個天地,星艦在這股磅礴的力量推動下,開始緩緩地向上攀升。

初始階段,星艦的速度相對較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加速度越來越大。

星艦的外殼在高溫和巨大的壓力下微微顫抖,但其采用的先進材料和堅固結構確保了它能夠承受住這極端的條件。

在星艦內部,各種精密的儀器和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行著。

貨物艙中的物資被牢牢固定,確保在強大的加速度和震動中不會受到任何損壞。

這些物資包括維持太空站運行所需的關鍵零部件、宇航員們的生活必需品、進行科學實驗的珍貴樣本,以及用於太空探索和研究的先進設備。

星艦逐漸突破大氣層,進入了浩瀚的太空。

此時,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星,在黑暗的宇宙中劃過一道壯麗的軌跡。

地麵控製中心持續不斷地與星艦保持著緊密的通信,監控著它的飛行狀態和各項參數。

最終,星艦成功地將物資精準無誤地送達預定的太空軌道,為太空探索和研究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這一次次的成功發射,不僅展示了人類在航天領域的卓越技術和堅定決心,更開啟了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

而在星艦完成使命後,火箭開始執行回收任務。

在這個過程中,工程師們利用先進的導航係統和姿態調整裝置,精準地控製著火箭的姿態和速度。

他們操作著液氧甲烷加注設備,為火箭的著陸提供動力保障。

火箭穿越大氣層時與空氣劇烈摩擦,外殼被燒得通紅,猶如一顆燃燒的流星劃過天際。

但憑借著先進的隔熱材料和穩定的飛控係統,火箭依然頑強地向著預定的回收地點靠近。

在接近地麵的關鍵時刻,火箭底部的反推發動機開始點火,噴射出強大的氣流,產生巨大的反推力,以減緩火箭的下降速度。

此時,地麵上的監控係統不斷傳來各種精確的數據,風速、風向、地麵濕度等等,工程師們根據這些數據迅速做出細微的調整。

終於,在眾人緊張而期待的目光中,火箭回收平穩落地。

它的著陸姿態堪稱完美,幾乎沒有任何的傾斜和晃動。

那一刻,揚起的塵土如同慶祝勝利的硝煙,迅速彌漫開來。周圍的工作人員先是短暫的寂靜,緊接著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那聲音響徹雲霄,仿佛要將這激動人心的時刻永遠銘刻在這片土地上。

地麵上,回收團隊迅速出動。

大型起重機伸展著巨大的吊臂,小心翼翼地將火箭吊起,放置在特製的運輸車輛上。

運輸車輛在平穩的行駛中,確保火箭不受任何額外的震動和損傷。

整個回收過程高效且有序,每一個環節都展現出了團隊的專業素養和協作精神。

這不僅是一次技術上的成功,更是人類向著太空探索邁出的堅實一步,為未來更深入的太空探索奠定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