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興茶食店。
“菜品倒是豐盛,配料表也乾淨”眾人也知道為什麼天幕的女子一直在說配料表隔著屏幕他們都有些怕那些科技與狠活,太顛了。
“這預製菜實在沒什麼新鮮的,不就是剩飯剩菜嘛.”
“這些菜又沒有人吃過,說是剩菜太過了。”萬掌櫃樂嗬嗬地接了一句,不過後世開店還可以這樣省時省力?簡直天才的發明啊!
“這從生產到銷售,要全程冷冷鏈配送?好奢侈啊”蘇先生無奈說道,在這個年代,想吃冰隻能靠冬天藏冰,夏天裡想吃一口冰都是奢侈的年代。
全國大範圍內的實現冷鏈配送,到地點後又冷藏冷凍.等行為,簡直奢侈到沒邊了。
可能很多菜,從生產到變質,都沒被吃掉,都是在冰凍中度過的。
“好多都說是科技與狠活,真的好想試一下。”有人咽了口唾沫,天幕中提及的飯菜實在不算稀有,但味道怎麼樣他倒是非常想試一下,特彆是經常說的科技與狠活,味道要絕到什麼程度才讓人如此感歎。
“噗嗤.”不少人都忍不住大笑,“人家避之不及,你倒還享受上了”
“你不懂~人生來就是享受各種新鮮事,如果生活一成不變,每天回家妻子跟你嘮叨的是同樣的家長裡短,家裡的逆子忙著拆家,每天晚飯味道都是固定的,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彆?”
“詭辯!”蘇先生撇嘴說了一句,他都懶得去反駁這些。
“哈哈哈,就當是我的幻想吧!”那人毫不在意地說道。
【駱賓王大家肯定都認識,初唐四傑之一,就是七歲能‘鵝鵝鵝’那小子,他的才華毋庸置疑,但如果一個大才子把才華用到罵人身上,那可真是驚天動地,蕩氣回腸啊】
【這就是名傳千古的《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這裡的徐敬業就是徐世績的兒子,繼承英國公爵位,也叫李敬業。武則天臨朝稱製,徐敬業當時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於是請了駱賓王寫了這篇檄文】
【這篇檄文把武則天罵了個狗血淋頭,據說武則天當初看到這篇檄文後哈哈大笑,可見雙方都不是一般人呐】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文章開頭就是暴擊,將武則天臨朝稱製定性為非法把持朝政,不但性格差而且出身卑微,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這娘們可不是個好人呐】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節,穢亂春宮。春宮就是東宮,這兩句就太狠了,直接罵武則天不要臉,當初隻是因為是更衣奴婢才僥幸得到寵幸,先帝屍骨未寒就去勾引人家兒子.】
【.入門見嫉,蛾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說句老實話,我實在想不通真有那麼美嗎?當然也可能是李治那小子太嫩了,玩不過武氏。】
【踐元後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弑君鴆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猶複包藏禍心,窺竊神器。君之愛子,幽之於彆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上麵是第一段的內容,罵得真的太狠了,本篇檄文共分為上中下三段,第一段主要是給武氏把持朝政定性,曆數武則天的累累罪惡,層層揭露,並點明武氏乃亡國之禍根,從而道出討伐武氏之必要性。】
【來看第二段,申明起兵討武之正義性,寫自己兵強馬壯,讓地方識相的就趕緊投降。敬業皇唐舊臣,公侯塚子。奉先君之成業,荷本朝之厚恩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南連百越,北儘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複之功何遠?.】
【第三段就是道德PUA加威逼利誘,讓武氏鷹爪們速速投降。公等或家傳漢爵,或地協周親,或膺重寄於爪牙,或受顧命於宣室。言猶在耳,忠豈忘心?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移檄州郡,鹹使知聞。】
【據說武則天看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時一改嘻嘻哈哈的表情,嚴肅問是誰寫的,知道是駱賓王後說人才流失,是宰相失職啊】
金陵城中,能識字的人雖然比其他地方多很多,但很多就算識字也是粗通文字而已。
而此時天幕雖然是開著玩笑,像捧哏一樣,但依然是將這篇檄文,用大白話給講解了一下。
雖然不懂其中用到的典故,但讀來依舊覺得抑揚頓挫,其文字間對仗之工整依然是能感受到的。
武則天稱帝,那是他們從小就知道的事情,但具體內情的話,若不讀《新、舊唐書》,自然不知,如今從這篇檄文中可以窺見一二,因此一個個都像是吃瓜一樣。
“用今天的話來說,小妾勾引少主?”雖說有天幕價值觀的衝擊,但這種事還是讓眾人震驚。
“殺姐誅兄,弑君”不少人都嚇了一大跳,太大逆不道了吧。
和興茶食店。
一眾人聽著天幕講解才知道裡麵還分這麼些典故、道道,隻能說不愧是讀書人啊,花花腸子就是多。
罵人也講究對稱工整,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還是得多讀書啊,不然被人罵了都不知道。
唐,長安城。
氣氛冷得可怕,起初李世民還能以“不是同一年代”為由置之不理。
如今,這篇檄文直接就點名,武則天就是他李世民的更衣奴婢,以奴婢之身勾引太子,也就是下一任皇帝李治!
“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
“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房玄齡等人也忍不住被這篇檄文給折服,其中對仗、典故、誇張等手法運用嫻熟,氣勢恢宏、擲地有聲,讀來一氣嗬成,讓人熱血上湧。
上一篇比較著名的檄文,還是陳琳寫的。
初唐四傑,名不虛傳啊,就是其人如今身在何方。
“查!這武氏到底是何人!”李世民冷冷說道,他剛從父皇那裡接過“重擔”,若是不知道其名號還好,知道了又豈能容忍大唐基業在逆子手中失掉?
“稟陛下,是”
李世民隨著其所指,望向評論區:“駱賓王太損了,人武則天是武士彠的二女,武士彠還是應國公,利州都督呢,哪裡出身卑微了?”
“好好好!”李世民冷笑一聲,可算找到你了。
此前他也懷疑過武士彠,不過武士彠曾資助父皇太原起兵,且身兼要職,不可能因懷疑就動人。如今有了具體的名號,看在以往共同起兵,平定長安的麵上,他也不好殺,隻要其二女而已。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杜甫絕對是故意的[捂臉]》
《駢文雙壁之一啊,另一篇就是大名鼎鼎的滕王閣序,初唐四傑才氣縱橫啊》
《大理寺日記,武則天正式出場,就甩了這篇檄文》
《小時候家裡窮,唯一值錢的,就是門口的那把大鐵鎖,一到下雨的時候,我就哭著跑到門口抱著鐵鎖,大聲喊:老鐵,你彆鏽了,你彆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