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以身入局的何東(2 / 2)

韓碩四下看了看,用隻有趙昭能聽到的聲音小聲說道:“何指導知道小顧的情況,他這也是為了保護小顧。”

就在這時,準備前往蜀地一線的大巴車也即將起步。

就在這將信將疑之中,趙昭一邊走,一邊聽著韓碩的解釋。

原來,丹朱那邊,宋星辰已經把他們和顧哲的“半成品”多頻遙感給上報了上去。

但是,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已經有了穩定測試和可以信賴的技術,並沒有得到批複。

還是那個經典的問題。

做什麼,都是有成本的。

如果隻用有一腔熱血就可以解決問題的話,世界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遺憾了。

一旦這個“半成品”不成,在其中消耗的人力、物力、時間成本,這樣巨大的責任,不是哪個個人或者團體能承擔起的。

這也是中星的現任董事會在麵對豐子年的申請的時候,選擇回避態度的原因。

與其冒著極大的風險去做一件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事情,不如本本分分,履行好自己的職責。

何東自然不能明麵上給顧哲和宋星辰什麼特殊的權限,讓他們可以自由地去研究什麼自己的項目。

要是每個專家都這樣的話,我們也彆搞什麼集中力量乾大事了。

大家像某些爛完了的西方社會一樣,各自尋找自由得了。

何東給顧哲一個相對輕鬆的任務,其實就是讓他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時間,去完成自己的貢獻。

聽完了韓碩的解釋,趙昭心頭的困惑,也終於是解開了。

無奈地搖了搖頭:“難怪當初如日中天的陳廣學不管是體製內還是體製外都不呆著,執意要去大學裡教書,做個與世無爭的小教授。現在這個世道,想要做點實事,可真不容易。”

韓碩笑了笑:“做實事的人不容易,願意頂著壓力,承擔責任的人,也同樣值得我們尊敬啊!”

一直跟在二老身後的顧哲,看向服務區的停車場上,那個身體有些佝僂的身影,眼神也多了幾分敬重。

相比起其他多少小憩了一會兒的專家學者們,統領大局的何東完全是一夜都沒合眼。

大清早就開始安排起眾人前往災區的車輛和路線。

當真是不容易啊。

開拓創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的人不容易。

以身入局,製衡多方來實現利益最大化的人,同樣值得稱頌。

轟隆隆。

天空之上電閃雷鳴,小雨淅淅瀝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