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落不下的及時雨(1 / 2)

《你選男閨蜜,我放手後你哭什麼》全本免費閱讀

第366章落不下的及時雨

豐子年一開始還算是淡定。

即便顧哲的情緒明顯已經有些激動,但豐子年依然保持著自己身為總裁的那份處之泰然。

這就是身為總裁的休養。

但是,當他聽到顧哲嘴裡蹦出來的幾個專業名詞的組合的時候,豐子年徹底繃不住了。

“你說什麼?”

錯愕,驚訝,懷疑,還有一絲絲的驚恐。

顧哲重複了一遍:“我不確定中星到底把這個計劃,或者這個項目取名什麼,但是大致的方向應該是這樣。通過多頻段共鳴的手段,確保在惡劣條件下,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全頻段信號覆蓋,確保遙感得到的信息,至少有一部分是可用的。”

顧哲前世並沒有參與這個項目,而且當顧哲入職之後,這個技術,其實已經慢慢被淘汰了。

信號這種東西,可以簡單的理解成“水流”,可以攜帶信息的水流。

水流被水閘放出,流過地麵,帶走了“信息”,最後再歸於水庫,我們的學者和專家就能通過帶走的“信息”量,分析出地貌、地圖、高差、現場災情程度等等一係列重要的東西。

當然,這隻是在災區遙感測繪方麵的應用。

如果技術成熟,在其他的探索領域包括雷暴、暴雪等特殊災害下的日常應用中,都能發揮一個兜底的作用。

惡劣條件下,普通的“水流”流到一半,就乾涸了。終點的水庫毛也收集不到,什麼信息都沒有,隻能乾著急。

為了解決這個情況,所謂的“多頻段”,就是多開幾個閘,甚至是把全頻段的閘一股腦全打開,最後彙總到水庫,總有一條“水流”能帶著信息到終點。

而所謂的交互技術,可以簡單理解成,原本獨立的水流,在某種“共鳴”下,讓幾條水流能彙集到一起,增加保存的“信息”的攜帶量,減少過程中的損失。

那為什麼後麵這門耗費巨大的技術,最終被淘汰了呢?

就像3G乾不過4G,4G乾不過5G,100M的流量在100G的流量麵前就是小醜。

幾年後,我們的硬件牛逼了,一次性開閘能放出原本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穩定和強勁的“水流”來,就算有乾擾、有損耗,最後水庫收集到的水,也完全夠用了。

某種意義上,產出數值的提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科技進步。

現在這麼費勁兒,完全就是數值不夠,機製來湊。

豐子年滿臉震驚:“是誰告訴你這些東西的?田總嗎?還是劉遠?”

這個項目中星的確在推進,並且不隻是中星,幾家通信運營商、丹朱、千度等等大公司都有推進這個項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