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們的戰略重點是放在歐洲,現在因為南北韓戰爭問題,深陷在這個大泥潭中無法抽身,這對於老美而言,是完全有悖於它自身的根本利益。
為此,對於老美而言,它當前唯一的選擇便是儘可能的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以守代攻,開始用大量的混凝土和鋼筋取代了之前簡陋的防禦工事,在前沿陣地建造大量的永久性碉堡,甚至還布置了雷區,並建立了三道防線,分彆是耳鳴線,懷恩明線以及堪薩斯線,三條防線的戰術縱深長度將近有40公裡...................
1952年9月,南北韓雙方已經僵持了10個月,雙方都比較克製,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鬥。
隨著南北韓地區雨季的結束,誌願軍司令部以及北韓人民軍為了針對美聯合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局部進攻,打算先發製人,先一步對聯合軍進行一次戰術性反擊,並在當月的14日敲定了作戰計劃。
這也是將近10個月以來,在五次戰役結束後,誌願軍又一次較大規模的投入兵力。
此時,白馬山北麵,受命擔當主攻部隊的38軍已經全員整裝待發了,他們此次的作戰目標就是拿下前方的白馬山。
至於鎮守白馬山防線的則是北韓陸軍第9師。
38軍軍長梁興楚計劃用麾下的113師負責主攻白馬山西麵,114師負責主攻東麵,至於112師則作為後勤支援部隊,馳援前麵的二個師。
經過一個月的充分準備,10月1日,各作戰單位都已經進駐到了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