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除了蜀山道法,這個世界的修仙之法,他雖然不甚看的上眼,但一個修煉文明,既然能蓬勃發展,自然會有其可取之處。
況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多了一個不同的修煉文明做參考,說不得他便能創出一門以魔入道,道魔合一而生純陽的大法呢?
萬事總要試試再說。
陳陽專心鑽研此界的修仙之法,與自身蜀山道法相互印證。
此界的修仙之法,簡單粗暴,雖然法術之中多有機巧,看著好似極為精細,但細細研究下來,就會發現,其實極為古樸。
好似一道大路上山,不閃不避。
若遇阻礙,便以純粹的法力硬打硬衝,打破了,那便可以繼續前行,若是打不破,那就永無寸進,再無上升之望。
而蜀山道法,從最開始的巫術,到屍解仙,再到如今的鐘呂丹道。
這是經過不知道多少大能仙人不斷完善修改,推陳出新的結果。
可謂是已經將上山的路摸索的清清楚楚,哪裡有坎,要怎麼繞過去,早就說的清清楚楚。
至少在修成元神,成就散仙之前,這條路上是沒有什麼瓶頸一說的。
至於成就散仙之後,雖然道路更加曲折難行,但也沒事,早就有前輩為後輩們準備好了轉世大禮包,一世不成,就兩世,兩世不成就三世。
反正隻要你能把持本心,不行將踏錯,飛升那是遲早的事。
當然了,這說的是那些個在上麵有靠山的。
畢竟沒得靠山,轉世之後,誰知道還是不是人?
但即便是旁門,修不成天仙大道,修個散仙修個地仙,在下界逍遙快活,也不是什麼難事。
簡單點來說,此界修仙之法,以五行為根本,古樸自然,簡單粗暴。
若是在靈氣充沛,如天地剛開不久的那等世界,此法簡直就是最為簡單的成仙之法。
也不必講究什麼心性,隻要一心積蓄法力,境界便可步步登高,靠著充沛的資源,本來過不去的關卡,也能輕鬆轟破。
等修成仙人,沒了壽元之憂,靠著時間磨,心性自然也就磨上去了。
此時想來,這修仙之法,倒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隻是這法門隻適合在資源充沛的世界修行。
可如今的修仙界,資源遠遠算不得充沛,比起蜀山,可謂十分貧瘠。
“蜀山之中,不但有好多老陰比,明明早就可以飛升,但就是找各種理由拖著不願去仙界受人管束,非要學著長眉這老兒一般修成金仙,直接上去就當高層。
加上仙界雖然少有人下來,可卻不是下不來。
有如此多高人,自然便會根據世界情況的演化,自發的將道法更新迭代,以更適合修煉。”
“修仙界可沒有這條件,按照他們的典籍所說,上古之時,還有仙人傳聞,等到了中古之時,便隻能修到化神期,就要飛升,而到了如今更是已經萬年沒聽說過有人飛升了。”
“也是活該,不修心性,隻積蓄法力,傳法又沒個節製,功法都能隨意買賣,在蜀山,這他娘是敢想的事?
單單這大離王朝,不過二十七個郡,修仙者就有數十萬之多,這特麼是什麼概念?
整個蜀山,三教加上旁門全部算上,修道之輩也絕不會超過萬人。
這修仙界,如大離王朝這般的國度,在寶華洲,就至少有上百個,而整個修仙界,有四個大洲。
這寶華洲,還不是修仙最繁盛的大洲。
不算海外,也不算其他那些個旮旯犄角的地方,單單這四大洲,修仙者要用億來做計算單位。”
“.........”
果然是無上魔道聖地,這耗材,用都用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