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虎落平陽(重寫版)(2 / 2)

宋國崛起 屏峰書生 4160 字 8個月前

不想落難的宋公不如雞。

“玩夠了吧?”華禦事和小白臉公子鮑漠然從後陣出現,華氏的軍隊從北方的梁丘城遠道而來,一身衣甲未洗塵。

“反賊,淫賊!”一邊就縛,宋廢公一邊衝著華禦事和公子鮑吐口水。

公子鮑的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他與祖母偷摸之事絕不可曝露於陽光之下:“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眾公族早有約在先,宋廢公隻要死的,不要活的。”公子鮑上前哐哐老拳,直衝麵本,宋廢公門牙被打得漏風,滿嘴猩紅,不能言語,公子鮑才作罷收手。

他陰鷲的眼神掃了一遍管理等人,心說這些人俱是宋廢公的心腹,或許知道了什麼也說不定,遂朗聲道:“宋廢公的殘部,早與諸公族結下血仇,手下人命不知凡幾,商丘之魂猶在眼前。廢公之徒臭名昭著,國人中間,人人喊打,彼輩死之價值甚於活體,不如儘數坑殺,以慰人心。”

“豈可暴殄天物?”鱗矔大叫出聲:“若販之國外為奴,個個均值好價,其人人高馬大,肌肉傍身,於奴隸之市,可謂上品,怎能白白糟踐?”

“老匹夫!”公子鮑暗罵一句,若賣到國外去,他褲襠裡的那點破事豈不是人儘皆知?

華禦事亦不滿,貳廣中好些麵孔,他都不眼生,害他損失了不少門客,以華氏之闊,賣奴的收益,不過爾爾,寧可舍之不取,也要泄心頭舊恨。況且,鱗氏與華氏,相看兩厭,鱗氏拿了華氏城池之賂,卻磨磨蹭蹭,久不出兵,擺明了原計劃收錢不辦事——若不是公子卬把人打殘了,鱗氏族兵出來摘桃子,這又怎麼能算得上功勞?

兩氏之人討價還價,誰也不鬆口,俘虜的命運,暫時擱置了下來。

不過華氏並不召集。他自信滿滿,計劃把這件事情交給杵臼來定奪。楚丘大戰中,杵臼吃的小米,是華氏供應的,仗,也是仰賴華氏的物資才贏的,可以說,杵臼就是華氏一口口奶上君位的,如何能不聽話呢?

夏曆五月十七日,新君杵臼得勝還朝,入主商丘,原以為應是風光無二,卻吃了現實的一鼻子灰。

沒有百姓夾道歡迎的盛況,杵臼鸞架所過之處,百業凋敝,家家杜門,商丘人一見佩玉鳴環的貴族、士人就閃,仿佛遇見洗劫的土匪。

杵臼疑惑不已,周厲王被驅逐時,周國百姓鑼鼓喧天,歡慶共和。公子卬與哥哥講過這段故事,叮囑他進城時要儘量表現得親民,初初上任,給人以好印象。

可人都如瘟疫般躲著自己,如何表現?

杵臼支了支心腹門人,公孫孔叔的腰,讓他去調研一二。

孔叔本是商丘地界的體麵人,從前是太子江的門客,在市井之中,自是有相熟之人,一來二去,就把事情的原委調查清楚了。

原來宋廢公在楚丘鏖戰期間,要求鱗矔為之籌備糧草、物資,鱗矔借故搜刮民脂民膏。所謂兵過如蓖,匪過如梳。國人野人家裡的男人多從宋廢公而征,司徒手下的輿人把家家戶戶的米缸都搜刮的比臉還乾淨,有不從者,拳腳相加,刀劍伺候,城牆上至今還懸著幾顆人口,骨肉猙獰,烏鴉競食--都是些抗拒君命的刁民,國家戡亂,竟然還隻顧著自己下一頓的吃食,一點大局觀都沒有,闔該如此下場。

“若百姓無糧過冬,孤的商丘怕是要出亂象!”

杵臼憂心忡忡,他請教了很多人,為君之道。不同人給出了不同的版本。公族長者樂豫回答:“在戎在祭,在育子嗣。”

墨點回答:“選賢尚賢。”

武功回答:“驅逐外夷。”

莊遙的回答:“在慈在儉,不為天下先。”

公子卬的回答恰恰是:“足兵足食,民信之。”

“若不能從鱗氏手中要回民糧,孤何以立信於民?”杵臼命令孔叔攜君王之詔,登門問罪,卻不想自己成了笑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