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搞傳感器的同誌都會搶答了(2 / 2)

如果他們知道這東西和他們往防工委提的要求沒什麼關係,純純是工藝技改的副產物,其立項時間遠早於他們提要求的時間,還不知道得驚訝成什麼樣。

——謔,搞傳感器的同誌都會搶答了!!!!

一天後,大漠兩條線上同誌們對B型熱電偶的需求情況,輾轉回到了十七機部這邊。

十七機部領導剛要通知三軋廠組織生產,突然又好像想起了什麼,停下了動作。

想了一會兒,他對孫秘書道:“通知三軋廠的廠長、總工明天過來部裡開個會,就他倆。”

孫秘書記下了工作安排,問道:“領導,這個會其他部門或者人員有需要通知的麼?”

領導搖搖頭:“不用了,對了,你通知部總工一起就行,其他的不用。”

——

俞允成的動作很快,畢竟拉個二氧化矽的單晶對他來說實在是不算什麼難事。

這個時候,他正在高振東辦公室裡,而後者,則拿著二氧化矽單晶成品的檢驗報告正在看。

雖然就是一份簡單的檢驗報告,不過俞允成工作做得很紮實,圖、表、數據分析、結論等等,內容不少。

高振東仔細看完,把材料放在桌上。

“嗯,這東西是沒問題了,來,這是下一步的工作計劃,裡麵包括了材料配比、多晶碲汞鎘化合物多晶製備的內容,你先看看。至於從化合物多晶到單晶,等化合物出來了再說,兩個步驟用的是同一台爐子,先製備一批化合物多晶出來,到拉單晶的時候爐子就不用頻繁切換功能了,這個拉晶時間實在是太長了,頻繁切換太影響工作。”

一邊說,高振東一邊裝模作樣的從保險櫃裡拿出一份材料來,至於材料的實際來源,不問可知。

俞允成美滋滋的接過來,仔細閱讀。

材料裡麵,化合物的製備其實比較簡單,甚至隻看流程的話,隻要設備和材料沒問題的,大概屬於是有手就行的那個級彆。

先根據所需的紅外波段,結合高主任給的公式和石英反應管的空腔體積,計算鎘的分量,然後根據鎘的分量反算汞和碲的分量。

算好分量,稱量裝管,然後把石英反應管燒封閉起來,這就算是備料完成了。

合成的時候,把反應管放進特製的爐子,燒!

組分材料高溫熔化,這三種材料的熔點都遠低於石英管的熔點,所以不會燒化石英管,至於為什麼非要多此一舉的把石英管給燒封,而不是直接把原料放在坩堝裡燒就行,這就涉及到汞蒸汽壓的問題了,總之就是,這是最簡單的辦法。

熔化後,三種材料就會生成碲汞鎘化合物了,這個時候,需要加一個操作,讓化合過程效果更好。

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操作,不停的搖勻就行,隻是這個搖勻的時間有點兒長,得搖1到2天。

這也是碲汞鎘難搞的原因之一了,隨便哪一步,反應或者操作時間都是要按天計算的,高振東告訴俞允成一個試驗要搞幾個月乃至半年,就這麼來的。

等到搖的時間差不多了,用高壓氮氣高速吹拂石英反應管,好了,碲汞鎘多晶體就到手了。

是不是很簡單?

這個過程,複雜的就兩個,那個根據紅外波段確定組分的公式,以及用於加熱的爐子,這也是為什麼說是特製的爐子的原因。

甚至連高壓氮氣都不是必須的,實在條件差了,高壓空氣也不是不行。

公式是現成的,高主任已經寫上去了,爐子方麵,高主任也把示意圖畫上去了,一個能通高壓氣的搖擺爐。

至於示意圖到實際的爐子,這一步就是俞允成自己要做的事情了。

彆看這簡簡單單的的兩步,俞允成想搞出足夠數量的碲汞鎘多晶體,沒有一兩個月下不來,爐子得現改造,改造好之後,一爐多晶最少兩三天,不用多,十根晶體就得最少一個半月。

畢竟高振東畫畫圖寫寫材料就好了,而老俞同誌要考慮的就是這個理兒吧。

俞允成問了高振東很多不太明白的細節的地方,高振東一一作答。

良久,俞允成滿意的收起材料,去召集自己的兵馬,回自己的大本營1761所搖管子去了。

送走他,高振東連忙結尾自己為集成電路工藝搞的計劃。

這計劃裡其實很多工作都不僅僅是為了現在這個集成電路,那就是個通用的技術,就以剛才這個事情為例,離子注入摻雜、金屬導線沉積這些,就同時是為了碲汞鎘線陣列熱成像傳感器準備的。

畢竟碲汞鎘也是半導體,對它進行加工,也少不了半導體工藝的加成。

花了半個下午,計劃收尾之後,高振東把它先傳給了1274廠,請他們先看看,等兩方商定了,再聯合報上去。

這事兒就跟表白一樣,表白本身其實隻是個過場,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是這之前的那些過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