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都是“我們”!(2 / 2)

這話說得許大茂都傻了,高振東替我說話?這不可能啊,高振東擺明車馬的坑我,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能替我說話?

不過李副廠長好像沒有在這個事情上撒謊的必要,尤其是對著自己這個蝦米撒謊,完全沒有意義嘛。

再想想,高振東針對自己,好像每次都是自己惹出事兒來才被他收拾的,要說主動搞自己,好像還真沒有?

許大茂都快被李副廠長這話,給整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了,原來高主任是好人呐。

被李副廠長幾句話給忽悠瘸了的許大茂,暈乎乎的去人事那邊辦理了調崗手續,就等著新的放映員到崗,交接了工作,他就得去軋鋼一線去了。

星期二,幾個單位的同誌聯袂而至,來找高振東。

不是彆人,正是長劍機械廠和單兵反坦克導彈的使用方代表。

他們各自按照當天會議上三方的決議,回去開展了相關工作。

使用方對於能白嫖長劍機械廠的資金,搞一個單兵反坦克導彈,也是興趣極大,這種好事,不馬上跟上肯定是腦袋有問題了。

而長劍機械廠廠裡,對於他們的總工能開個會就拉來這麼一個項目,也是極為上心,戰鬥部有什麼意思,要搞就搞全套。

所以很快,他們就拿著各自的階段性成果,直奔高振東這裡而來。

高振東辦公室門外,站了幾位使用方代表帶來的戰士,警覺的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而屋裡,一群人正在聽取長劍機械廠的情況通報。

“這就是我們廠現在能提供的資源,除了資金之外,共計相關技術人員27人,試驗車間及配套設施1間,機器16台套。”

高振東是真沒想到長劍廠的手筆這麼大,拋開車間不說,技術人員、機器的這個數量,是真的想做事,而不隻是嘴上說說,立個項拿來吹牛用。

高振東仔細審核了長劍廠提供的人員、機器:“嗯,專業基本夠用了,機器也還合適,除了製導,其他的基本上都沒有太大問題。”

長劍廠笑道:“製導部分,可能就要靠高主任這裡了。”

高振東點點頭:“我們把手動控製、半自動指令製導兩種方式,齊頭並進,互為備份,最終實現半自動指令製導。”

使用方代表也提出了他們經過調研的技戰術要求。

兩人攜行作戰,必要時能單人攜行。

武器總重量控製在25kg以下,其中製導部分、導彈儲運-發射總成各占一半左右。

製導部分可重複使用,儲運-發射總成一次性使用,發射前準備不高於X分鐘。

要求有發射、製導分離部署的能力,這一條是聽了高振東對於敵方反擊火力的說法,特意提出來的。

對均質鋼裝甲的破甲威力,不低於1XXmm/XX度,導彈靜對動命中率不低於70%。

射程不低於2500米,飛行速度不低於230m/s。

看了這份技戰術要求,高振東佩服軍中還是有能人的,務實的。

這份技戰術要求,基本上是緊貼實戰,正好卡在當前技術的極限上,沒有太誇張,總體來說也很科學,比如那個70%的靜對動命中率。

除了射程和威力,不過這個是因為高振東先把話放出去了,所以使用方也就毫不客氣的把指標定在了高盧雞SS.11重型車載導彈的那個量級,不過還是給了點餘地,略低一些。

畢竟這個是個單兵彈,論證中的重量也就10來公斤,隻有SS.11的1/3左右,在使用方看來,能實現SS.11的80%,其實已經非常驚喜了。

這份技戰術要求非常克製,作為使用方,隻提指標要求,沒有限製任何技術路線和手段,甚至連製導方式都沒有指定,這並不多見。

高振東想了想,在裡麵增加了兩條指標。

可單兵攜行作戰,也可以作為裝甲車輛的反裝甲武器使用。

采用有線指令製導方式,主要製導方式為紅外測角半自動指令製導,必要時可手動指令製導。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