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東看向防工委和十二機部領導:“兩位領導是否還記得,上次論證DJS-59的技術敏感性的時候,我曾經提出過一個關於信息技術產業的想法。”
兩人都點點頭,十二機部領導還笑道:“你的這些想法,我們都記下來了,正在推動它。”
高振東道:“其中有兩條,一條是向半導體製造業傾斜投入、一條是科研院所展開半導體製造相關研究,這就是解決辦法。現在半導體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剛剛起步,趁著這個機會,我們是可以跟上國際水平的,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因為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我現在研製設計下一代計算機的器件,是托家裡人通過港島,到大洋公約國家采購的。這是民用器件,所以不甚敏感。這也是沒辦法,畢竟這方麵的技術,他們的確領先,而北邊,自己都不行,他們不是沒有半導體技術,但是根本就把半導體技術作為電子管技術的輔助來使用的,根子上就出了問題。”
作為這個行業當前公認的頂級技術人員,高振東的話毫無疑問的得到了大家的讚同。
如果北邊可以,何必找自己買,經助會國家又何必舍近求遠找自己買。
這個時候,1274廠的廠長提出了一個疑問:“高主任,我們現在更多的,是生產鍺晶體管,矽晶體管由於矽單晶的原因,我們產量和質量都比較一般。據我所知,半導體集成電路拋開其他技術不說,是以矽為基礎的,這個怎麼解決?”
1274廠的總工畢竟是這個行業的頂尖專家,對情況還是相對比較了解的,“一般”,其實是比較委婉的說法了。
高振東笑道:“我們國內,前麵已經有俞允成同誌拉出了純度4個9的矽單晶。”
1274廠的總工點點頭:“這個事情我知道,不過4個9還是差一點,有害雜質濃度太高了,最終產品質量堪憂啊。”
高振東道:“嗯,對,那個單晶純度、直徑都不是太好。不過現在,我正和俞允成同誌一起,設計可以拉製大直徑高純度單晶的單晶爐,現在進度還可以。”
此話一出,語驚四座。
十二機部領導:“你的步子已經走得這麼快了?”
防工委領導:“我就說嘛,你說話,一向是不打無準備之仗的。”
外事部和外商部的領導對視一眼,看來我們有希望出口DJS-59了,甚至,也許不止DJS-59。
最激動的是1274廠的廠長和總工:“真的?高主任。”
高振東嚴肅的點點頭:“真的,現在單晶爐正在組裝調試過程中,目前為止進度順利。”
1274廠和運算所的人是知道高振東在係統內的赫赫聲名的,這個年輕人,不出手則已,出手必中。
1274廠的廠長和總工大喜:“高主任,你真要能拉出大直徑高純度的矽單晶,矽三極管的事情,我們包了!我立軍令狀。”
運算所的人則是有一些擔心:“可是高主任,你下一代計算機是用的集成電路啊,不是單獨的三極管。”
高振東笑道:“現在準備用的集成電路,集成度很低的,其工藝在三極管的基礎上再提升一些,加上一些特殊的設備,也就能搞了。1274廠的同誌先爬坡三極管產能,保證DJS-59的生產,等我單晶爐搞好了,我和你們一起搞半導體工藝。”
高振東說這話,底氣來自於春節前的最後一次抽獎。
不過他雖然有底氣,其他人卻受不了了。
“嗯?!”
在場所有人集體驚呆,你這手伸得也太長了吧?
計算機設計、軟件設計,現在又伸到了半導體製造?
這裡的“伸手”不是貶義,雖然是個好事情,可是這未免有點讓人難以相信。
防工委領導卻是在場最了解情況的,畢竟591-593,他下屬廠所都在用,想想覺得好像有有那麼一些可能。
他笑道:“振東主任不愧是同時搞出591和DJS-59兩個出口拳頭產品的人啊,涉獵得就是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