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高振東的新技能(4k)(1 / 2)

某地,兩位科學家看著十二機部的機要通報,一邊手慢慢的摩挲著照片裡的計算機,一邊交流。

“要是這是真的,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很快就可以有大量的大型計算機可以用了?”

沒錯兒,在這個時候,能達到這個運算能力的,都是大型計算機。

“是啊,看通報上的製造成本,以前一台現在能造十台還不止,應該是能大量推開了吧。”

這回的通報裡,帶上了成本價格。

“真是那樣的話,我們的理論是不是能算得更快了?”

“應該可以,以這個機器的速度和浮點計算能力,如果能要來一些,那就隨時可以計算和驗證,不用多個子課題一起搶計算時間了。”

“那我們提申請吧,這機器還有鍵盤和顯示器,比現在的紙帶不知道方便到哪裡去了,說實話,我都替現在負責紙帶打孔的那些姑娘們委屈,眼睛都成什麼樣子了。”

“是不是早了一點?這不剛出原型機麼?投產還有一段時間吧?”

“早什麼早,我們能看出這東西的好,彆人看不出?”

“也對。”

而另外一邊,幾位位負責遠程武器的科學家,也聚集在一起端詳著這套東西,手還不停的在照片上比劃,一邊比劃,一邊交流。

“主機櫃0.55*0.55*1,存儲塊0.5*0.5*0.3,我們殼體有1米6粗20來米長,裝得下,裝得下,全晶體管,高G加固什麼的也好做,哈哈,哈哈。”

“合適倒是合適,就是不知道心不心疼啊,十好幾萬的東西。”

“瞧你說得,我們這兒哪樣東西便宜了?”

“其實這東西價格是真便宜,可是輪得到我們用嘛?其他單位肯定需求也非常大,哪兒有多的給我們炸著玩兒。”

“輪不到也要去要,有了這個運算速度,很多原來沒法使用的控製理論和控製技術,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類似的話,在大地上到處響起。

“這樣我們也能開展簡單的天氣計算了.”

“有了它,雷達信號處理能力就大大加強,雷達能看得更清楚.”

“老X,這下,我們的水文預報和大壩應力計算不用那麼辛苦了!”

“我們可以搞簡單模型的模擬仿真計算了.”

“驗證速度大大加快”

“空氣動力學”

“彈道計算.”

就在運算所的人和高振東努力工作,相關行業正在為這個事情興奮的時候,十二機部這邊卻在發愁。

京城元件廠的人正在十二機部領導辦公室這裡,這個廠是北邊援建的100多項工程成果之一,行內稱1274廠,是晶體三極管這個領域當之無愧的國內第一,然而他們的話卻好像給了十二機部的人當頭一棒。

他們現在的晶體三極管年產量,隻有3萬。

晶體二極管倒是多,100萬隻,可是二極管到三極管,並不是多焊一個引腳那麼簡單。

3萬?鬨笑話呢?一套晶體管計算機,一共要6000隻晶體三極管。

十二機部的領導很是頭疼,按著腦門,問道:“能不能解決?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一年最少給我50萬隻。”

人家十七機部的高振東同誌艱苦奮鬥,個人自掏腰包,啊不對,個人自籌資金,把東西設計出來了,一切都很好。

然後我十二機部把成果拿過來,最終搞個年產量5台,那就真成了笑話了,以後在十七機部那邊恐怕是頭都抬不起來了,得被他笑話死。

1274廠的人想好久:“那你得把1218廠的矽車間給我,我們這邊把四車間,七車間調整調整,應該能拚出一條年產50萬的生產線,然後再改進,產能爬爬坡,領導,我甚至有信心最終能搞到一年300萬隻。”

這個事情,原本是在64年才發生,65年才實現,而現在,因為高振東小蝴蝶翅膀那麼一扇,嘿,提前了,當然,最初的年產量也變小了。

十二機部領導大喜:“好!你給我立軍令狀,我把1218廠的矽車間調整給你,你要明年年底之前拿不出50萬管子,我撤你的職!”

1274廠的人也不含糊:“領導,這個事情我們廠接了!要是辦不到,我這個廠長也不乾了!”

十二機部領導定下這個事情,也無心多說,趕緊叫人查家底兒去了,看看整個係統乃至全國,能勻出來多少管子,可彆被十七機部看了笑話。

庫存有一點兒,1274正常生產一點兒,再在港島那邊渠道搞一點兒,大概能撐到1274新產線投運吧,大概、希望吧。

至於北邊兒,十二機部領導沒考慮,晶體管這東西,它自己都不行。

而且現在的人不知道的是,北邊對晶體管這個東西,不是暫時不行,是一直就不行,直到它入土。

運算所給高振東提供的工作條件,已經做到了所能提供的最好,還每天給高振東發2塊錢補貼,隨時有一個人在他身邊配合他工作。

關於這2塊錢補貼,高振東沒有推辭,這是在外係統外單位配合工作,他如果推辭了,其他類似情況的同誌就會坐蠟,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不外如是。

在運算所乾了一天,高振東回到了家。

回到家,高振東突然覺得好像沒啥事兒乾,有點茫然。

計算機搬走了,門外沒人聽牆根兒了,手上沒有急事了。

是的,高振東發現了有人聽牆根兒,畢竟他耳朵可靈得很,甚至都聽出來是劉海中,畢竟一條腿加一條拐杖走路的,院子裡除了他也沒彆人了。

若不是考慮到要用他戲劇性的把計算機這個東西爆出來,才能在婁家出錢這個事情上,達到最大效果,高振東早就找機會踹斷他另外一條腿了。

畢竟段子和正劇,日常大家還是聊段子更多一點,那就不妨把整個事情段子到底。

好空虛,誒,明天婁曉娥來了就好了,那就沒事兒了。

高振東突然想起在王德柱那裡吃飯時的一件事,他想了想,從存儲庫裡取出一套東西,開始仔細翻看,在內容裡挑挑揀揀。

——《軍地兩用人才之友》、《軍地兩用人才之友(續編)》。

那天聽見王德柱說起老戰友的事情,高振東就想著為他們做點兒什麼,而自己的唯一優勢,那就是知識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