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
章
斂財
第333
章
斂財
貝恒默默閉上嘴。
完了,孩子壓力太大,被逼瘋了。
貝恒難得起了慈父心腸,說道:“朝廷開支確實巨大,曾有人向朕建議過,設立節度使,放權讓節度使在州府自己尋找平衡之策。”
“解決積弊不在於一時,你要是太累,可以先放一放,大越還沒到氣數已儘的時候。”
“節度使”三個字讓貝婧初警鈴大作。
她一下就想起了記憶中,中原最繁盛的王朝由盛轉衰的原因。
她忍著顫抖的聲音問:“阿耶,那人建議的節度使,是不是集兵權、政權於一體的封疆大吏,甚至還有地方官員的任免權?”
貝恒點頭。
貝婧初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她將發髻摳得更淩亂了,深刻體會到了再明智的君王也會犯糊塗。
她深呼吸調整著自己的暴躁,沒事的,沒事的,這時候的政治手段還不完善,她不能用後世的眼光來碾壓先人,不能鄙視阿耶,他沒有曆史視角。
不斷給自己洗腦後,貝婧初勉強又平靜下來,道:“本來藩王的權利就大了,我還想著找機會強行削藩呢,節度使和不世襲的異姓藩王有什麼區彆?”
“不行,我還是累一點吧,節度使是必不能出現的。”
“軍隊的錢都不由朝廷出了,反叛是遲早的事,固然能行一時之便,但無異於飲鴆止渴。”
但貝婧初知道,戶籍一事不解決,節度使的設立也是遲早的事。
到她這一代還能壓住,維持一個盛世越朝,但是等她的子輩或孫輩繼位,越朝就會急轉直下了。
回東宮後,接到新任務的貝婧初又把自己的臣屬留下來頭腦風暴。
做太子的是不可能自己想主意,動腦子的事都交給謀臣,她隻用從中挑最完美的方案。
貝嫿另辟蹊徑道:“戶籍數計是早有的難題,如今發不出田產,十幾年來,朝中大臣都束手無策。”
“殿下想的是充盈國庫,不如另尋他法,最終達到充盈之效便可。”
貝婧初雖認為避開正經國稅,另尋斂財之法不靠譜,但也沒阻止人發表意見,便道:“說說看。”
“鹽鐵官營。”
貝嫿揉了揉因常打算盤而酸乏的手指,說道:“如今民間冶鐵製器手段頗高,限製起來難,但可以在鹽上下功夫。”
“百姓們每家皆有需求,而且不多,高價賣出,也不會給民間增添負擔太重。”
“人可以不繳稅,但不能不吃鹽。”
“大越為了不與民爭利,一直允許民間私營,現在改成官營,能給國庫減輕不少壓力。”
貝婧初點了點頭,“是個法子,諸公還有沒有想法,儘可暢所欲言。”
秦予屏在展現了自己的才華後,貝婧初把他拉過來頂替了辭官回鄉的左庶子。
他問道:“殿下不覺得,大越官員權貴的俸賞過於奢靡了嗎?”
“錢糧儲存,無外乎開源節流。”
“作為朝廷,沒必要與民爭利,不如將心思放在節省上,降低一些不必要的開支。”
貝婧初腦子在戶部的賬冊上回憶了一圈,沒覺得哪些開支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