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龍國詩歌學會。
此時會長辦公室裡正傳出一道年邁卻中氣十足的咆哮聲:
“什麼?明天比賽就截止報名了,現在才不到一萬個大學生報名參加比賽?”
“李文迪,你乾啥吃的!”
一個中年男子連忙應道:
“會長,比賽兩個月前就通知下去了,我也一一安排各大院校務必通知到位學生了!”
“但是,您知道愛國類題材本來就小眾一點,所以在大學生群體中反應不怎麼熱烈。”
會長鄭東輝鄭老蒼老的臉上眉頭一皺。
他今年已經七十三高齡了。
明年就準備退居二線。
作為龍國老一輩著名的軍旅詩人,他在龍國詩歌界可謂是頂梁柱般的人物,被人尊稱為詩壇不老鬆。
本次大學生詩歌大賽就是由他來牽頭舉辦的。
目的就是為未來詩壇發掘好苗子,振興愛國主義詩歌。
但他萬萬沒想到愛國類作品竟沒落至此。
他無比憂心、無比心痛!
“有發現好的詩歌作品嗎?”
“有不少作品經評委席老師們點評還是不錯的!”
鄭老的眉頭這才舒緩了一下。
“待會發我看看!”
“好的,會長!”
走出會長辦公室,李文迪摸了摸頭上汗。
這個大學生詩歌大賽真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啊!
作為詩歌學會秘書長的他這段時間來,簡直是操碎了心。
......
大學生愛國詩歌大賽組委會臨時辦公室裡。
五個負責詩歌審核的評委老師正各自拿著打印出來的參賽作品打著分。
他們都是來自不同地方的詩歌協會分會的成員,都是詩人或者詩歌評論家。
在詩歌鑒賞方麵都有著豐富的經驗。
給大學生級彆的賽事做評委綽綽有餘。
王平安就是五個評委老師中的一員。
他來自粵省詩歌協會分會,今年四十多歲,是龍國頗有名氣的詩歌評論家。
他端起茶杯,美美地喝了一口濃茶,便繼續給參賽作品打分。
突然,一首篇幅簡短的詩歌躍入他的眼簾。
“《我愛這土地》,嗬嗬,這名字很接地氣啊!!”
他繼續往下看。
【假如我是一隻鳥】
“咦,以‘假如’開頭,有那麼點凝神沉思的感覺,但鳥和土地貌似沒啥聯係吧!”
他帶著好奇繼續往下看。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看到這一句,王平安似乎看到一隻飽受磨難的鳥,正在用生命歌唱,於是心情不由得變得沉重起來。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是表示國土正在遭受欺淩嗎?”
王平安不由得想起上個世紀40年代龍國遭遇的那場侵略。
真是曆曆在目。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王平安能從這句中感受到長期鬱結在人們心中的悲憤,正像土地上的河流一般洶湧奔流不止。
莫名,他的心裡也開始堵得慌!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xszWω㈧.йêt
王平安似乎看到在這片土地上,已不是死水一潭,已不是隻有淒涼和苦難。
因為人民在奮起,民族在覺醒。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勝利的曙光,必將會降臨在這片土地上!”
王平安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