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半人馬座後,羅伊直奔附近的大巴紮。
巴紮是維吾爾語的音譯,意為集市和農貿市場。
中亞和南亞的很多國家,也都是相同的叫法。
以羅伊現在的經濟水平,還不足以在半人馬座裡消費。
動輒三四千盧比一雙的鞋子,完全沒有性價比可言。
羅伊還是第一次逛巴紮,尤其是這種帶有異域風情的。
由於工業落後的緣故,老巴的手工業高度發達。
像是用黑核桃製成的手串和念珠,繡著精美圖案的羊絨毛織品,駱駝皮和鹿皮縫製的衣物和包袋,都帶有濃厚的民族色彩。
閒逛了一會兒後,羅伊駐留在一處鞋攤前,幫妹妹挑了雙既實用又耐臟的涼鞋。
老板叫價800盧比,討價還價後,450盧比成交,合軟妹幣十幾塊錢。
羅伊倒不是摳搜,而是這個國家絕大多數人,一年中至少有十個月,真的就隻穿涼鞋。
原因是巴基斯坦屬於亞熱帶氣候,平均氣溫相對較高。
即便到了冬天,也極少出現氣溫降到零度以下的情況。
隻有在最北部的穆裡山區,才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
所以很多老巴活了大半輩子,也從來沒見過雪花長啥樣。
穿上新鞋的小紮拉,開心地又蹦又跳。
但羅伊並沒有就此收手,而是帶妹妹又進入一家童裝店。
她身上的衣裳已經很舊了,看起來也不是很合身,應該是姐姐淘汰下來的。
得知哥哥要給自己買新衣服,小紮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因為貧民窟的人買衣服,從來不到巴紮上來,而是去街邊的地攤淘寶。
那裡全都是從華夏集中收購的二手貨,主打一個性價比。
所有衣服不論款式和大小,全場十元,任君選擇。(380盧比)
而在巴紮裡,最便宜的童裝,都得一千盧比以上。
“哥哥,我想要這件可以嗎?”
小紮拉眼花繚亂地挑了半天,最終鎖定一套翠綠色的兩件套,漂亮的連衣裙和褲子上,都點綴著精致的金色紋飾。
翠綠在巴基斯坦,等同於華夏的紅色,跟國旗是同色係,所以很受年輕女孩的青睞。
“老板,這套多少錢?”
羅伊隨口問道,他覺得妹妹還挺有眼光。
如果是艾莎來選的話,肯定會跟已婚婦女似的,選那種老套的純色係衣服。
“3800盧比我的朋友,這可是最新款式,都快賣斷貨了,買到就是賺到。”
蓄著絡腮胡的老板熱情地介紹道。
“得了吧,你這店裡除了我還有彆人嗎,給個實價。”
麵對羅伊的質疑,老板選擇避重就輕“你看這縫製的工藝,還有這紋飾,全都是上等品質,三千八真的不多,這可是明星同款,花點小錢就能享受明星的待遇,難道不值得嗎?”
羅伊知道這裡邊水分有多大,所以不由分說,拉住小紮拉就往外走。
小紮拉哪懂這些,還以為哥哥反悔了,渴望地看著那套衣服。
“哎哎,等一等我的朋友,如果你真想買的話,3500拿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