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書記,這個問題太大了,我恐怕回答不了。”他斟酌著道:“即便勉強回答,也難免偏頗。”
蘇鵬微微一笑:“沒什麼,私下聊天嘛,沒那麼多顧忌,可以暢所欲言,說對說錯都無所謂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那就必須表個態,林海沉思片刻,試探著說道:“經濟方麵嘛......最近幾年,東遼的發展相對滯後,財政收入連年下滑,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個人感覺,應該是改革開放的步子偏小了吧,東遼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隻要充分利用好這兩大優勢,經濟崛起,還是指日可待的。”
蘇鵬點了點頭:“具體談談。”
林海無奈,隻好硬著頭皮談了起來。好在他口才不錯,雖然是臨時組織,但也頭頭是道,從黃嶺的招商引資冰雪項目,到東遼的土地整合利用,再到老工業基地的重振雄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倒也講出了點內容。
隨著話題的展開,他也漸漸放鬆了,聊到最後,還真有幾分指點江山的氣魄。
蘇鵬聽得非常滿意,不住的點頭。
“這不是挺有想法嘛!”他笑著道:“其實,你忽略了一點,東遼曾經是咱們省最具代表性的城市,這些年之所以被其他兄弟城市甩開了,歸根結底,就是城市管理者的思想僵化,觀念落後所致,所以,要想扭轉東遼的不利局麵,非要有一個銳意改革,思想活躍的好帶頭人才行啊。”
“李慧市長年富力強,又極具進取心,想乾一番事業,我覺得是最合適不過了。”林海連忙說道。
蘇鵬笑著道:“省委就是看中了她這一點啊,不過,想振興東遼經濟,光靠她一個人是不夠的,俗話說,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子呀,需要一群這樣的人,緊密的團結在她的周圍,大家擰成一股繩,最終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林海連連點頭,做洗耳恭聽之狀。
蘇鵬繼續說道:“不過,最近東遼出了很多負麵新聞啊,丁兆陽也好,程輝也罷,性質都非常惡劣,造成了相當惡劣的影響,應該及時止損,把影響控製在最小的範圍內,穩定社會局麵,儘快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方麵上。”
林海隱約猜出了蘇鵬的意思,但出於穩妥,他還是繼續保持沉默,並沒有急於發表自己的想法。
蘇鵬喝了口水,斟酌著說道:“社會局麵的穩定,取決於乾部隊伍的穩定,乾部隊伍穩定了,才能騰出時間和精力抓經濟,這也完全符合中央關於穩定壓倒一切的指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