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莎一聽點點頭,覺得有理,就放心了。
她其實知道趙公子能耐很大,他既然要跟自已結盟,就絕不是占自已便宜,而是給自已占便宜。
雖然她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趙公子對她如此關愛有加,但又沒有表現出對她有任何男女之情,讓她無法理解。
她當然不知道趙公子跟八王爺是同一個人,既然對方一番好意,又沒有揣著彆的心思,她就把他當做老天的恩惠,好好結交這個朋友,當做朋友之間的友情了。
腓特烈回到了城堡,將這件事告訴了康拉德國王,還是一番狠狠地嘲笑。
康拉德國王身體已經很弱了,說道:“聽趙公子的說法,莫非有人要來攻打我們嗎?你有沒有掌握這方麵的消息?”
腓特烈搖搖頭說道:“目前並沒有什麼強敵入侵的症狀,北邊的獅子亨利一直在忙著跟文德部落作戰呢。
他們倒是集結了大量的軍隊,估計是要準備發動一場更大規模的進攻,準備從南邊包抄過去,所以部隊都集結在了南邊。
這一次戰鬥也許能夠取勝,似乎大宋也在後麵幫他們提供了不少實質性的幫助。”
腓特烈的確是個軍事天才,在這個時代能夠施展出來的軍事才華,他都完全具備,而且使用了這個時代最大的軍事手段就獲取信息。
可惜這時代的通訊太閉塞,因此很多事不是他才能問題,而是受製於條件,讓他無法做到更好。
比如這一次,他了解到的獅子亨利在北邊的軍事動向,那已經是半個月前的事了,由於從北邊把消息傳到他耳朵裡,路途上要花費不少時間,時間的滯後導致了他抉擇上的失誤。
在他跟康拉德議論獅子亨利對文德部落進攻的這件事的時候,其實獅子亨利的大軍已經從薩克森揮師南下,正在趕往巴伐利亞的路上了,隻是此刻軍情還沒有報到他這兒而已。
與此同時,神聖羅馬帝國西南的勃艮第王國也已經遭到了亨利率領的二十萬大軍的瘋狂進攻,已經攻克了魯昂,正朝著日內瓦進軍,準備將勃艮第王國一切為二,然後再分兵各個擊破。
而這個消息也同樣還沒有傳到烏爾姆國王康拉德和腓特烈的耳朵裡。
所以他們才能夠在這裡洋洋得意的嘲笑著趙桓,順帶嘲笑伯莎。
接下來的幾天,腓特烈繼續征召各公國的軍隊,大部分公國都已經答應,並且率領軍隊向烏爾姆集結,準備聽從康拉德和腓特烈的指揮,向南邊意大利進軍了。
隻有兩個公國沒有響應腓特烈以康拉德的名義下發的集結軍隊的號令,一個是北邊的獅子亨利,一個是眼皮底下的伯莎女公爵。
對於獅子亨利,腓特烈可以理解,因為他要調集軍隊繼續與文德異教徒開戰,也算是十字軍征戰的繼續,恐怕的確調不出更多軍隊來跟他去打意大利。
腓特烈一直很眼饞伯莎手裡的十萬全甲軍隊,他一心想要弄到手。
康拉德也很支持腓特烈的想法,他派他的兒子海因裡希隨同前往。
海因裡希在康拉德率軍參加十字軍東征之前,就冊封他成為共治國王,在康拉德不在神羅帝國期間,由他的長子海因裡希執掌整個國家。
在這兩年多時間裡,海因裡希倒沒有出現什麼大亂子,畢竟有一幫大臣和貴族留下來在幫他,他儘管年紀小,經驗不夠,但沒出什麼大事。
如今他已經十四歲了,但是統治能力似乎並不能讓人滿意,不管怎樣,海因裡希也是康拉德的親生兒子,他還是想讓兒子來繼承國王的王位的。
但是他知道他兒子還年輕,如果在這之前他就死去了,他兒子絕對鬥不過已經羽翼豐滿的腓特烈。
在十字軍東征期間,腓特烈已經在神羅帝國這些公爵、伯爵等領主中建立起了威信,而他兒子太嫩,他最大的目標是讓兒子跟腓特烈共同成為神羅帝國的共治國王,這在歐洲很普遍。
腓特烈也明白康拉德的想法,他也願意幫助海因裡希成長起來,與他共同治理這個國家,至少在康拉德還活著的時候,他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