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多洛立刻說道:“我當然了解,我也知道大宋很強大,可是他們畢竟在歐洲沒有根基,整個歐洲是我們歐洲人的。
我們不僅自已對抗大宋,我們還要團結我們的盟友廣泛結成同盟,共同對抗大宋。
現在大宋是挑起整個歐洲的戰爭,而不是我們威尼斯的,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讓整個歐洲都知道。
我們應該首先聯絡意大利北邊的所有城邦,讓他們緊急援助,共同抗擊大宋的入侵。
同時我們應該向神聖羅馬帝國,匈牙利、法蘭西、東羅馬帝國緊急派出特使闡明我們的觀點,向他們求助並結成聯盟,共同對抗大宋。
我們可以承諾由我們來支付他們軍隊的費用,這樣他們不會拒絕,會迅速的派兵過來,到時候我就不相信他大宋能對抗整個歐洲。”
兩人各執一詞,一方麵主張打大仗,打全麵戰爭,打一場歐洲與大宋之間的大決戰。
另一方麵波拉尼則主張先與大宋和談,能夠用非戰爭手段或者金錢解決問題的,就最好不要動刀兵,否則兩敗俱傷,沒有什麼好處,而且不一定能打得贏。
幾個議長吵成一團,雙方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議長彼得羅十分頭痛,因為他自已也沒有主意,剛才聽了雙方的意見,覺得都有道理,一時他也沒了主意。
而這時侍從稟報說議員都到了,可以開會。
於是議長說道:“這件事關係重大,而且咱們內閣分歧嚴重,我建議提交給大議會來討論,按照大議會投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最終決定我們下一步的行動方案。”
一眾議員都讚同這個提議,於是便魚貫而出,來到了議政大廳。
議長陰沉著臉,先通報了昨晚上發生的事情,以及大宋的公告內容,然後把之前內閣的兩派意見和分歧也都說了。
最後他說道:“現在我們聯係不上總督和大主教,我已經查看了總督和大主教的住處,已經被一支神秘的雇傭軍給控製了,懷疑也是大宋的軍隊。
因此我有理由相信總督和大主教已經落入大宋的手裡,再指望他們是指望不上了,我們必須要做出決斷該怎麼辦。
現在內閣有兩種意見。一個是主戰,花錢立刻召集雇傭軍或者市民入伍,與大宋決戰。
同時立刻派出特使串聯神聖羅馬帝國等相關國家通報情況,並要求結成聯盟,共同抵抗大宋對整個歐洲的入侵。
我們可以承擔相應國家的出兵的軍費,也確保他們能夠出兵,與我們共同抗敵,這是第一種意見。
第二種意見,認為我們應該先跟大宋溝通,儘可能用戰爭以外的手段來化解雙方的軍事衝突,大家先商議一番,然後咱們進行投票來確定該采取哪種方案?
當然如果覺得自已的方案比這兩種方案更好,也可以寫下來,投票時一並投出,我們共同商議。”
接下來一眾人等七嘴八舌的開始議論起來,整個議政大廳簡直跟菜市場一樣,熱鬨非凡。
最後議長宣布投票,有幾個議員提出了一些自已的意見,但實際上跟上麵兩種意見大同小異,不過是做了一些修正而已,仍然可以歸於兩個意見之中。
投票進行了當場唱票,結果主戰的一派比主和的要多出十多票,但雙方差距並不算太大,這也體現了威尼斯商人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