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打了兩天也沒打下來,又轉移到西邊,同樣打不下來,四個城牆全都打了一個遍,也沒有任何收獲,讓所有人都開始有些沮喪。
於是他們選擇分開進攻,隻留北邊。這樣可以分散城裡守軍的兵力,以求有所擊破。
但兵力分散之後,進攻的效果卻依舊沒有能夠顯現出來,戰鬥陷入了僵持。
在大馬士革戰鬥進行的時候,來自各個方向的突厥人兵力正在日夜兼程地朝著大馬士革趕來。
領頭的是來自讚吉王朝的君王努爾丁。
這些消息讓三位國王開始緊張起來。
一番商議之後,決定將二十萬兵馬用來攻城,而二十萬在北邊列下陣,準備迎擊突厥軍。
努爾丁大軍趕到大馬士革北郊。
從探馬處得知,十字軍並沒有打下大馬士革,兵力高達四十萬,已經分兵一部分攻城,一部分準備圍點打援。
而努爾丁為了快速趕來增援,隻帶了不到五萬兵力,他沒想到十字軍有這麼多,當然不敢輕易發動進攻,於是便占據了有利地形與十字軍對峙。
康拉德提出主動進攻,利用兵優勢兵力包圍努爾丁,將其殲滅,但是遭到了路易國王的反對。
他的觀點也有一定道理,他認為突厥人這次趕來的基本上是騎兵,又占據了有利地形。
而他們十字軍絕大部分都是步兵,用步兵去包圍騎兵是不可想象的,還是等著突厥人與他們展開會戰,大家麵對麵的殺個痛快。
女王實際上並不擅長軍事,她更擅長的是政治陰謀和玩弄權術,因此她沒有什麼主見。
路易國王和康拉德兩人激烈爭執,卻誰也不讓步,一眾公爵等領主也是吵得天翻地覆,各自擁戴一方,基本上是各領主擁戴自已的國王,兩邊爭吵不休。
由於十字軍沒有統一的最高指揮,導致了這種爭執不斷的局麵,既不戰也不退,更沒有包抄。
十字軍一眾將領吵的不可開交。趙桓跟埃莉諾隻坐在角落裡看熱鬨,看著他們爭執,埃莉諾心情竟然好了一些,有時還咯咯笑起來,這讓路易更是氣惱。
突厥人的援兵源源不斷的到來,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
而十字軍依舊沒有想好該包抄進攻還是等著突厥人過來會戰。
而這時,努爾丁發動了進攻。
雖然他的兵力隻有十字軍的一半,但是他毫不畏懼,因為他的騎兵非常強,而且數量遠超十字軍,並且先期到達的是他的嫡係部隊和身經百戰的騎兵部隊。
他將整個軍隊分成三個陣營,將步兵放在了騎兵的前麵,兩個步兵中間放一個弓箭手。
弓箭手完成一輪齊射之後,騎兵從後方衝出突擊敵軍陣營,掩護步兵進攻,步兵到達之後,再完成第二輪騎射,由此輪番疊加往前推進。
如此訓練有素的進攻,導致原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的十字軍被打得暈頭轉向,開始出現潰敗的跡象。
關鍵時刻,耶路撒冷的年輕國王鮑德溫三世身穿鎧甲,手持長槍衝在了最前麵。
他高聲召喚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的騎士跟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