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1章 並不帝國的帝國(2 / 2)

上一級領主和下一級領主之間有分封的契約關係,所以有一定的根據契約而得的權利。

但是下一級領主再分封的下一級領主,與前麵一級領主沒有直接的契約關係,所以就沒辦法對他們的事務進行乾涉。

也正是因為神聖羅馬帝國的這種特殊屬性,導致大文學家伏爾泰譏諷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

當然,準確的說,伏爾泰說這話主要指的幾百年之後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在這個時代,尤其是這之後的紅胡子腓特烈當皇帝的數十年裡,帝國的權威還是比較高的。

隻是相對於真正的封建君主製的帝國而言,就遠遠不如了。

否則伯莎的太姥爺,神聖羅馬帝國堂堂的皇帝亨利四世,也不會被他的一幫手下諸侯逼得不得不帶著全家,穿著破衣服,翻過雪山,光著腳丫子去跟教宗請罪,跪在雪地裡三天三夜,飽受卡洛莎之辱了。

因此趙桓根本不把康拉德三世的話放在心上,他要敢來硬的,自已分分鐘教他怎麼做人,以他國王能調動的軍隊,趙桓甚至都不需要從黑海調自已的集團軍過來。

隻需要多瑙河上的特戰隊十萬人,就足以將康拉德生擒活捉,要知道康拉德在馬上要進行的十字軍東征,那麼大的戰鬥,千辛萬苦也才征集到了二萬人而已。

而他的常備軍更少了,隻有他的宮廷衛隊,他的錢財養不起一支龐大的軍隊,都是需要在作戰時再臨時征召。

而且這種征召還是通過它公爵聽他的號令,把他們的領地的農民或者騎士組織起來,才能形成一支軍隊。

對這麼一支沒有什麼像樣常備軍的國王,還敢在他麵前囂張,實在是不知道他從哪得到的勇氣?

或許他龜縮在歐洲這窮鄉僻壤中日子太久了,根本不了解世界的變化,也不知道大宋的強大,真是無知者無畏。

中世紀的歐洲跟現代的高度發達的歐洲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這時候的歐洲還沒有工業革命,也就沒有世界殖民到處搶錢財,歐洲的繁華和文明就是靠血腥的殖民搶奪的金銀堆積起來的。

在中世紀,他們還遠遠沒有這樣的財富,不要說相比高度發達的東方大宋了,就連中亞伊斯蘭國家也遠比中世紀的歐洲要文明發達得多。

其實,這也是歐洲發動無數次十字軍東征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搶劫中亞的財富。

十字軍東征就是衝著這個目的去的,搶不了敵人的,甚至連自已的盟國或者盟軍都要搶。

獅子亨利見到趙桓獲勝,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快步的跑了過來,對趙桓施禮說道:“你真厲害,你是用什麼辦法把他擊傷了?我都沒看見。”

因為旁觀者距離都是在百步以外,雙方可能會使用弓箭,甚至甩斧頭啥的,距離近了容易造成誤傷。

而那時又沒有槍支的概念,自然也就不知道趙桓用什麼手段把對方隔空擊倒。

趙桓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問他:“昨天商量的事怎麼樣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