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對牧首說道:“我準備娶士瓦本的腓特烈公爵的妹妹伯莎為妻,希望能在你的教堂為我舉行婚禮。
不過不用大辦,也不用請賓客,我隻需要一個婚禮,你一份證明文書就行了,婚禮請你來主持。
而且,因為一些特彆的原因,我在新娘麵前隱瞞了我真實身份,我在她麵前是大宋的八王爺,而不是皇帝。希望你替我保密。”
牧首笑了,他覺得這個大宋皇帝童心未泯,居然隱瞞身份娶一位公爵的女兒。
既然大宋皇帝喜歡玩,他這個牧首自然不能拆台,趕緊連聲答應。
趙桓又說道:“以後你們教會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們大宋幫助的,打聲招呼就行了,沒問題。”
牧首大喜過望,連聲感謝,激動得臉都紅了,眼圈都有些濕潤,胡子也不停抖動。
不能不讓他激動,因為整個中世紀上千年裡,教會一直跟世俗皇權之間明爭暗鬥。
雖然教會有龐大的信眾勢力,但是沒有軍隊,因此他們在與世俗皇權的爭鬥中常常處於弱勢的一方。
因此聰明的教宗或者牧首都希望有一個強大的後台,也會與世俗皇權達成某種交易,以便得到皇權的保護。
而東羅馬的教會與東羅馬皇權之間的爭鬥也從來沒停息過。
牧首原本按照老皇帝的意思支持大皇子伊薩克,他也堅信伊薩克能夠取得皇位。
所以在小皇帝曼努埃爾登基之後,他並不看好,因為當時局麵沒有穩定下來,他也並不知道大宋在後麵為曼努埃爾撐腰,是大宋幫著這小皇子登上皇位,對此牧首一無所知。
因此他按照之前的立場擁護大皇子,並想利用東羅馬教會的力量幫助大皇子奪回皇位。
可沒想到情況發展不按照他的預期,小皇帝皇位漸漸坐穩了,而大宋皇帝居然成了小皇帝的姐夫,又從東羅馬拿到了不少實實在在的好處,但也幫助東羅馬擊退了強敵突厥人,保住了帝國。
所以大宋在東羅馬的聲譽如日中天,在這種情況下牧首必須緩和跟東羅馬皇帝之間的關係,但他之前拒絕為小皇帝加冕,雙方已經鬨翻,他又不能夠自己低頭,必須得找個台階下。
這個台階當然是大宋皇帝,所以他才來找皇帝。
他之前沒發話,想借大宋皇帝的口來緩和與東羅馬帝國皇帝的關係,可沒想到卻意外之喜,得到了大宋皇帝的承諾。
將來東羅馬教會遇到困難可以找大宋皇帝,獲得大宋的支持,那有了這樣一個強大的後盾,他的腰杆就頓時挺直了。
就算羅馬皇帝想找他教宗的茬,想找他牧首的茬,那也得看看大宋皇帝答不答應。
有了大宋皇帝的支持,在很多事情上他就敢於硬氣起來,甚至敢於跟大羅馬皇帝叫板,所以如何不讓他激動得心潮澎湃?
與此同時,土瓦本公爵家族的老管家魯道夫也在心急如焚的四處尋找他們家的小姐,他剛才也沒有能夠參加宮廷宴會,他隻是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