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有了這種僥幸心理,大部分印度半島的女人不願意用身體去交換糧食,所以大宋在恒河上征召到了近百萬女子之後,就很難再招到女子了。
以往烏壓壓的都是女子等待在恒河岸邊,就等著上大宋的船,可是現在岸邊很少有女子應聘了。
倒是難民營依舊在大宋船舶附近。因為在這裡他們可以得到大宋海軍的護衛,其他王朝的軍隊不敢輕易靠近。
但是其中卻沒有多少女子來身體交換糧食,願意的都已經上船走了,剩下的就是不情願的。
在僥幸心理支配下,她們不願意登上大宋的船。
假如是其他的事情,趙桓是不會熱臉貼冷屁股的,他曆來主張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才是買賣。
但是現在他們要買賣的對象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大宋人口計劃最為重要的女人,當然就不能夠輕易的放棄。
所以大宋實施武器交換女人計劃,切迪和奧裡薩這兩個親近大宋的王朝,大宋采用了軍事援助的方法,給的條件都很優厚。
其他的兩個王朝在進行交換獲得軍事裝備,戰象和戰馬的同時,必須要交出足夠的女人才能換得這些物資。
同時還附加條件,一旦對方征服了其他王朝的土地,土地上的育齡女子也必須移交給大宋,另外還加上若乾勞工,這些勞工主要是戰俘,也可以是年輕的男子。
使用這樣的計劃,大宋在獲得的女子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可以用於英雄母親,因為她們會選擇加入英雄母親計劃,但另外一半他們寧可去當奴隸,仍然不願意為大宋生孩子。
在這個選擇上,帝趙桓沒有采用強迫,他可以在獲得女人這一點上采用強迫,因為是那些王朝去抓的女人來換武器的。
但是在為大宋生孩子這個事情上,他堅持自願,否則跟強暴有什麼區彆?
至於這些女人的來源,本來戰爭奪取地方人口作為奴隸是冷兵器時代常用的做法,印度半島上王朝之間的戰爭也仍然習慣使用這樣的方式。
在印度半島存在著大量的奴隸,這些奴隸很大情況下都是來源於戰爭搶劫到的人口。
因此大宋要求他們拿到大宋的武器裝備之後,征服地的女人必須交給大宋,這也符合規矩,也得到了這些王朝的讚同。
現在托馬拉王朝和伽哈達伐拉王朝先後來找到了大宋,也願意接受這樣的條件,用女人換裝備,當然包括將來征服地的女人。
不過兩個王,都不想對外征戰,隻想守住大本營,他隻要不對外征戰,那麼就不必遵守第二項規則,——用征服地的女人交給大宋。
如果遭到侵略,戰爭獲得勝利,戰俘也同樣要按照規則交給大宋的。
談判是在恒河之上進行。
特使與大宋負責此項事務的副統帥曲端進行商議。
大宋皇帝已經授權曲端,在相同條件下可以與其他王朝達成協議。
所以這兩個王朝派出特使,上船見到曲端之後,曲端很痛快的便答應了兩個王朝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