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阿米特警惕起來,他不能夠用自已的軍隊去跟饑民拚,隻是為了搶糧,可是他們的糧食真的不多了,包括前麵已經搶到的糧食,這些天下來也耗費的差不多了。
在這期間他曾經無數次的讓他的士兵嘗試泅渡海峽逃生,但幾乎沒有成功的,要麼淹死在海裡,要麼放棄退回到了海岸上。
而這一次,他們麵對的是一百五十萬的災民,並且這些災民大部分都武裝了起來,手裡都有家夥,包括婦人和孩子,都拿著石塊。
畢竟朱羅王朝軍隊也是錫蘭人的敵人,並且跟錫蘭的仇恨甚至遠超他們與大宋之間的仇恨。
現在朱羅王朝的軍隊想要他們活不下去,奪走他們的最後的糧食,他們唯有起來力爭,否則便隻有死路一條。
但是阿米特也知道他們的糧食已經撐不了兩天了,很多士兵已經餓的開始出現嘩變了,搶奪屬於軍官的糧食。
再這麼下去,這些士兵會為了一口吃的與上層軍官發生衝突,甚至嘩變。
因為上層將軍,包括他自已,留了不少糧食的,士兵又不是傻子,誰會不知道呢?如果不讓士兵去搶糧,士兵就會來搶他們。
於是,阿米特隻能下令搶劫饑民。
他派出十萬大軍,由海軍元帥太哈斯率領,浩浩蕩蕩前往饑民所在的平原海灘。
戰鬥就這麼打響了。
朱羅王朝十萬大軍大部分是步兵,手持長矛、大刀和弓箭。
這之前的交戰,朱羅王朝軍隊的弓箭占了大便宜,殺傷了大量的災民。
但這一次效果就沒那麼好了。因為經曆了上一場戰鬥之後,災民已經學會了如何作戰。
為了抵禦箭的進攻,他們學會用鍋蓋或者水缸蓋等來做盾牌,或者把能護身的鐵片、木板等綁在胸前背後,保住身體要害,還有不少人用鐵鍋扣在腦袋上。
第一波箭射來的時候,這些裝置使得箭的殺傷威力大減。
弓箭手第二波發射,可結果仍然一樣。
於是,太哈斯下令騎兵和象兵衝鋒,把饑民原本就混亂不堪的陣營撕開,分割包圍。
按理說,訓練有素的十萬軍隊,就算對付饑民一百十五萬,那也應該不是太難打。
畢竟缺乏訓練並沒有統一指揮的饑民,人再多也是各自為戰,人數優勢會大打折扣。
但是,麵對饑民就不一樣了。他們為了生存,激發出了強大戰鬥力。為了保護家人,保護糧食,他們隻有拚了。
這些日子來,他們看多了身邊親人死去,也看夠了遍地屍骨,他們不想變成其中的一具,他們隻想活下去,誰搶他們的糧食,他們就跟誰拚到底,糧食是他們的命。
雙方展開了混戰。
但是戰鬥慘烈卻不激烈,因為雙方都是饑餓已久的人。
朱羅王朝的士兵每天也隻能喝一頓稀飯,餓得打晃,體力大不如前。
他們處於進攻狀態,而饑民處於防守。衝鋒更費體力。
等王朝軍隊衝到近前,饑民就原地跟他們拚,因為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也沒有力氣逃走,隻能本能的為了生存而拿起武器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