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來了興趣,問道:“這俘虜是誰呀?”
嶽雲說道:“便是朱羅王朝的大將軍納拉洛的兒子,名叫蘇拉納,他是這次進攻南洋的一個方麵軍隊的統帥,主攻的是印尼金礦。
這次在外海遇到風浪,全軍覆沒的就是他,他抱著一隻馬桶居然在海上活了下來,被我們抓了,隻是他提到的克敵製勝的法門,臣並沒有仔細詢問。”
趙桓點頭道:“你把他叫來,朕聽聽他想說什麼。”
蘇拉納便被帶到了皇帝趙桓麵前。
他非常激動,跪在地上磕頭。
趙桓說道:“起來說話。”
蘇拉納又磕了幾個頭,這才起身,小心翼翼的半拉屁股坐在凳子邊,保持著十分恭敬的姿勢。
趙桓說道:“彆緊張,我聽說你有好主意如何征服錫蘭王國,說說吧,朕聽聽是不是真的是好主意?”
蘇拉納說說道:“是,多謝陛下。”
隨後他便滔滔不絕的把他的計劃說了一遍,當然全程是有翻譯在旁邊做翻譯的,因為他說的全是梵語。
印度上層基本上都使用的是梵語,而朱羅王朝民間百姓一般就使用泰米爾語。
蘇拉納的計謀說複雜也不複雜,一句話,控製宗教上層僧侶,從而掌控整個錫蘭,因為錫蘭全民篤信佛教。
其實錫蘭信奉的佛教也來自古印度,古印度佛教昌盛的時候,向各方都進行了傳教。
其中有不少僧侶渡海來到了錫蘭,把佛教送到了這裡,並得到了島上百姓的狂熱崇拜,很快便推行到了全國,全民信仰,連國王都是虔誠的佛教徒。
可是,在古印度半島上,佛教卻沒落了,轉變成了印度教,佛教退出了古印度的主要舞台。
為了推行印度教,印度的僧侶再次渡海到錫蘭來推行,希望像當年一樣把印度教迅速推廣到錫蘭全境,可這一次卻遭到了錫蘭人的強烈反對。
因為他們信奉佛祖,佛教的理念已經根深蒂固,他們不願意改變教義,不想再信另外一個佛祖,也不願意接受印度教等級森嚴的種姓製度。
即便是國王也是如此。
國王本可以在種姓製度中處於高高在上的地位,但由於他是信奉了佛教,宣揚眾生平等,所以他也不願意接受印度教的教義。
由此一來,由於宗教矛盾碰撞,最終導致了戰爭。
既然軟的不行就來硬的,朱羅王朝出兵攻打錫蘭,這進一步加深了錫蘭人反抗朱羅王朝的堅定決心。
戰爭打了一百多年,而佛教在錫蘭繼續得到推廣和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