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三人相見,又悲又喜,說不完的話。
任熙貞離開高麗多年,這還是第一次見到兩個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尤其是長子王晛,離開的時候他才幾歲,現在已經成了一個大小夥子。
而女兒承慶宮主當時才剛剛蹣跚學步,現在也成了一個俏麗的少女。
任熙貞並不知道之前她的前夫王楷是準備把自已的大女兒也送進皇宮,成為皇帝趙桓的妃子的,陛下並沒有提到那件事。
可是承慶宮主和王晛到皇宮裡來,之前父親王楷交代的就包含了這件事。
相認完畢,該說正事了,王晛便取出了父親王楷寫的一封親筆信交給了母親任熙貞,在信中王楷寫得非常客氣,非常委婉的說想拜托任熙貞給皇帝吹吹枕頭風。
就是讓大宋皇帝原諒高麗之前的背信棄義和主動挑起戰端的往事,能夠重新接納高麗北邊回歸大宋,成為大宋的附屬國,並保住高麗王族對高麗的統治。
信寫得並不是很詳細,因為隻有區區兩三頁紙。
當下王晛又把父親的一些具體想法當麵告訴了任熙貞,然後還把父親準備把妹妹承慶宮主獻給大宋皇帝的想法也告訴了任熙貞。
任熙貞一聽,整個人就不好了。
沒有誰能夠接受這樣的狀況,雖然她知道皇帝趙桓的後宮中有這樣的情況,但那是在戰爭狀態下,皇帝為了懲戒金國才那麼做的。
大宋皇帝會不會也出於懲戒高麗的用意,將自已的女兒收入皇宮呢,讓她想想都感到惡心,要讓她親自去皇帝那說這樣的事,那還不如一道白綾吊死算了。
眼見母親低頭不語,王晛焦急說道:“母妃,父王說了,這是為了我高麗的江山和未來,沒有大宋的扶持,就沒有高麗的未來,讓妹妹做出一點犧牲是值得的,而且妹妹自已也願意呀。”
任熙貞難以置信的望向了承慶宮主,承慶宮主臉色蒼白,低頭說道:“我身為皇家女,是該為皇家著想,謹遵父王的安排。”
任熙貞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這件事讓娘好好想想。”
三人都意識到這個話題很掃興,便小心的避開,說了一些高興的事,氣氛才漸漸緩和下來。
到了傍晚,王晛因為是成年外男,自然是不可能留在皇宮內院的,被送出去住進了皇家驛站。
而女兒承慶宮主則留在了皇宮,這是高麗國王王楷的安排,希望任熙貞真能找機會讓皇帝見一見承慶宮主,或許見麵之後,皇帝見到溫婉可人,又乖巧柔順的承慶宮主之後會動心。
不是聽說大宋皇帝是個顏值控嗎?王楷堅信他的女兒有這樣的資本,這是他為什麼讓兩個孩子進宮見他們母親的重要原因。
承慶宮主住在了母親任熙貞的寢宮裡。
第二天早上。
承慶宮主說想到皇宮裡走一走,讓母親不用陪著,就讓兩個宮女陪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