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位萬俟卨做到了,一時間太子黨群情振奮,跟著太子跟著皇後就能夠飛黃騰達。
不過李綱等人卻是又生氣又無奈,望向萬俟卨都是滿臉鄙夷。
他這個宰相名不正言不順,為人詬病。
朱皇後既沒有得到同為攝政的黃小潤的簽字認可,也沒有經過門下省頒發聖旨,就直接以自已的名義下發的懿旨就生效了。
但是萬俟卨並不以為然,隻要有皇後在後麵撐腰,彆人看不起他又能怎麼樣,反正他也不會掉塊肉。
走馬上任之後,立刻就開始著手買官賣官,因為他非常清楚朱皇後太需要錢了,等著錢來啟動兵馬大元帥府呢。
對他來說,賣官不成問題,他在擔任提刑官的時候,就已經有不少狐朋狗友。
而等他當上了兵部尚書,他們家門檻都要被人踏破了,現在更是成為了侯爺,當上了左相,可謂在文武百官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了。
那到他們家拉關係攀附權勢的人如過江之鯽,一時間門庭若市。
萬俟卨壓根不掩飾,便在這些人中把花錢買官的消息散布了出去。
很快,提著一箱箱的靖康通寶紙幣前來買官的官員摩肩接踵,門口都排起了長隊。
一時間彈劾萬俟卨的奏折如雪片一樣飛到了朱皇後和黃小潤的案頭,可是朱皇後卻全都壓了下來。
而黃小潤這一次竟然也沒有提出質疑,她知道朱皇後如今是魔障了一般,俗話說得好,忠言逆耳利於行,既然對方聽不進去,那麼自已何必多費唇舌?
這下萬俟卨更是囂張了,一口氣提拔了數十個捧他的臭腳捧的最香的一幫狐朋狗友,當然賣出了好價錢,他甚至還獨創了幾個狐朋狗友競價爭奪一個官帽的舉措。
但是高官存在一個麻煩,因為四品以上的高官,那可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很少有空缺的。
而賣官就賣高官,才能得到巨額的回報,這就需要朱皇後來出麵運作了。
按照之前的商議,朱皇後在一眾大臣中開始尋找下手的對象。
對於萬俟卨翻著跟鬥的往上升,這件事不少人出麵彈劾,其中就有禮部侍郎兼直學士曾開。
曾開是個老學究,在禮部任官多年,他從一個禮字對這件事長篇大論的進行了抨擊,認為對萬俟卨的提拔違背了綱常倫理。
他不僅將這份奏折提交給了朝廷朱皇後,還讓學生全抄了出去,並多次在聚會上拿出來供人傳閱,並對其中若乾要點親口闡述。
大罵萬俟卨是無恥小人,趨炎附勢,公然買官賣官,實在是讀書人的恥辱。
他的奏折罵人不帶臟字,卻罵的人體無完膚,又到處擴散,成功的激怒了朱皇後,朱皇後決定第一個拿他開刀,以儆效尤。
於是叫禦史中丞句龍如淵上奏著彈劾曾開,認為他在接待外國使臣時言語不當,有失國體。
拿到奏折,朱皇後立刻下懿旨罷免了曾開禮部尚書,並免去了兼職學乾的職務,並將他貶職到西南恭州大寧監的鹽監。
這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官,而且宋朝時的西南那也屬於蠻荒之地,跟嶺南差不了多少,以曾開這把年紀,貶職到西南去基本上就是有去無回了。
第二個朱皇後要撤職的對象是樞密承旨胡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