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朱皇後已然將自已架空,既然對方這麼說,黃小潤就無話可接了,隻好又施了一禮,坐了回去,心裡卻盤算著這件事恐怕得通過自已的秘密途徑向官家稟報了。
她之前很少動用她個人的私自稟報權,但這次她擔心朱皇後通過正常途徑慢慢報,那一來一去恐怕四五個月就過去了,足夠朱皇後做很多事。
所以必須要私下稟報,能夠用千裡加急儘快讓官家知道。
隨後朱皇後以禦前會議紀要下發公文,並正式下發懿旨,宣布恢複河北兵馬大元帥府的運作,元帥府設在開封。
由工部負責衙門,兵部負責將士招聘,戶部負責薪酬以及恢複運營的所有必要開支,具體招募兵馬由大元帥趙構、樞密副使蕭振和朱皇後的親哥哥朱孝強三人具體負責。
拿著這道懿旨和禦前會議紀要,蕭振、趙構和朱孝強信心滿滿。
他們先跑到了工部要辦公地點。
兵馬大元帥府必須有自已得衙門,最好是現成的衙門,哪怕是個臨時的,先把機構搭起來。
到了工部,找到工部尚書胡直孺,將懿旨和會議紀要交給了他,隨後大剌剌的說道:
“皇後娘娘說,必須馬上確定大元帥府的府衙,然後再劃一塊地慢慢建。這是娘娘的懿旨,今天你必須確定一處場所給我們辦公用。”
胡直孺已經六十多歲了,頭發眉毛都花白了,身體也不大好。
他仔細看過了朱皇後的懿旨和會議紀要,然後他搖了搖頭,說道:“抱歉兩位,河北兵馬大元帥府,之前的確有這個機構,不過後來官家已經撤銷了。
因此若想恢複,必須得到官家的聖旨地,其他人的詔書是不行的。
這屬於軍事範疇,官家說了要乾綱獨斷,任何人都無權過問。”
話說的很明白了,即便皇後身為攝政,也不能過問軍事,這些內容哪怕皇帝遠在中亞,都要用千裡加急向他稟報。
蕭振沒想到胡直孺根本不買皇後娘娘的賬,連所謂禦前會議紀要都不遵從,直接一口回絕。
當下說道:“你可看清楚了,會議紀要上寫的很清楚,誰敢阻礙兵馬大元帥府的建立,就會被貶到嶺南去反省,你一把年紀了,難道想到嶺南去待著嗎?”
胡直孺深吸了一口氣,笑了笑說道:
“老朽當年被金國囚禁,尚且能活下來,到嶺南去又如何?就算把這把老骨頭安葬在嶺南也無所謂。
總之,這件事隻能由官家決定,這一點本官不會更改。”
蕭振指著胡直孺說道:
“很好,那你就等著到嶺南去埋骨吧。”
蕭振和趙構離開了工部。
他們馬上去求見了皇後,將這件事說了。
皇後冷笑:
“看來不殺雞儆猴這件事還真不好辦,既然胡直孺這麼想到嶺南去待著,那就讓他去吧。”
隨後,在朱皇後安排下,禦史中丞句龍如淵彈劾胡直孺結黨營私,虧空公款。
這個捕風捉影的彈劾奏折被送到了朱皇後案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