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玠都有些呆了,沒想到對方反應這麼大。
他卻不知道在歐洲早就存在王國向有錢的大商人借貸的事情,尤其是威尼斯商人和佛羅倫薩商人,有很多商人組成的商財團對外放貸,其中有些借貸者就是國家。
從這些財團中借錢用來開支軍費、雇傭軍隊或者建造城堡,製造武器等等,當然所有的一切都是要還的,而且要支付利息。
如果國家賴賬,商人也拿國家沒有辦法,但是很少有國家願意這麼做,因為你前麵一筆債賴掉了,拖著不還,後麵你再想貸款就門都沒有了。
而王國的存在,金錢是基礎,但是中世紀歐洲的很多城邦國家都很小,本身造血功能不強,在急需大量的資金的情況下,向有錢的大商人貸款是通常的做法。
這種貸款常常不止一次,而且是長時間無數次進行的,假如把前麵的債賴了,後麵再想貸款貸不到,就會影響整個王國的正常運轉,那得不償失。
而東羅馬帝國目前正是財政高度緊張,捉襟見肘的時候,到處都在花錢,哪裡都是窟窿。
他雖然隻是司法大臣,不管財政,但身為禦前會議的成員,也經常參與討論軍費開支、財政收入、稅收等金融內容的議題,對帝國的金融現狀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他相信這個好消息要告訴了皇帝陛下,他隻怕做夢都會笑醒。
東羅馬帝國已經跟疆域內的很多大商人都借過錢,有些錢還不起,就隻能給予商人其他的優惠條件來衝抵又或者延長貸款利息。
但這樣一來,後麵的貸款就很難談下來了,所以到現在帝國欠了很多債,拆東牆補西牆了再還。
假如可以從大宋這拿到貸款,那無異於開了一條財路,帝國的財政就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了。
一想到這,他激動的都有些語無倫次了:“你們的金行啥時候開?要開多少?每次能貸多少?能不能舊貸還新貸?要不要抵押?”
一連串的問題拋了出來,吳玠笑了,說道:“這些問題我可能不能回答你,不過我的這份金行的業務範圍其中就涉及到了貸款以及還款的相關問題,你可以看一看。
我們隻是奉我們大宋皇帝陛下的旨意來幫助推行這項工作。具體的貸款和還款以及抵押等等事宜,需要由你們直接自己跟金行商議,畢竟這是你們跟金行之間的事,最終以金行說了算。”
烏拉丁連連點頭,他也知道合同相對性原理,要對接借款合同,那就隻能跟貸款人商議,跟彆人商議也沒有法律效力。
就算吳玠滿口答應了,到金行那兒變卦了,那也很無奈,畢竟吳玠不是放款人。
三個條件在沒有聽到之前,烏拉丁還擔心會不會太苛刻,難以接受。
可沒想到三個條件一個比一個好,其實都是帝國渴望得到的待遇。
早知道大宋有這麼利好的東西等著給羅馬帝國,又何必跟大宋一開始就為那八千金幣矯情呢?還打了一仗,實在太不劃算了。
於是他馬上又拍胸脯表示:“這三個條件都沒問題,完全可以答應,而且也是我們希望的。
那能否現在就把大將軍和八千士兵釋放了?我這就帶回去,元帥請放心,我以人格擔保,這三個條件我們的皇帝陛下一定會答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