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倒是實際的,大宋的船抗風浪能力要遠比地中海這些船強,畢竟地中海很少有大的風浪,船型結構也不是專門衝著抗風浪去的。
而大宋的船主要用於海戰,要在海上經曆各種風浪的洗禮,所以抗風浪的能力是大宋艦船優先考慮的,自然就不是地中海這些平底船能比擬的了。
海嘯持續了差不多一個時辰,才最終停了下來。
嶽飛立刻派人去檢查損失情況,發現有二十多艘船不同程度的受損,剩下的船倒是安然無恙。
嶽飛很高興,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緊接著嶽飛便下令往船上運送裝載糧食,並抽調了一支五萬人的隊伍,坐著船護送著糧食往北進發。
租界則交由韓世忠負責管理和護衛。
十天後,嶽飛的軍隊來到了地中海東岸北部。
從海麵望去,除了山崖上不少石頭散落露出了破壞的痕跡之外,海邊的高大的樹木很多都倒塌了。
海灘上有不少人,有的坐著,有的躺著,男女老幼都有,這些地帶地勢寬闊,而且腳下都是沙灘或者碎石,相對不容易受傷,所以不少人都跑到這來避難。
嶽飛派出翻譯官,帶著一些人先登陸查看情況。隨後回來向嶽飛稟報。
“安條克城所有的房屋都坍塌了,城牆也大部分受損,很多地方都能夠從缺口進出人了。
在南邊的的黎波裡國也有大量的房屋垮塌,兩個國家的很多人都死了,屍體到處都是,沒有人收埋。
很多地方已經開始亂了,打砸搶燒殺到處都是。
很多幸存的百姓和士兵都躲到了空曠的地帶,擔心還會有餘震。
由於船舶運輸有限,嶽飛下令將糧食全部卸下船在海邊高處搭建兵營。
隨後讓船返回法蒂瑪王朝,再接新的糧食和五萬人馬過來。
按照趙桓製定的作戰計劃,他們需要在地中海東岸部署共計十萬人馬,才足以對四周的敵對國家造成震懾。
所以恐怕還要來回好幾次,因為還有大量的輜重和戰馬也要運輸過來。
本來走陸地穿越耶路撒冷王國會方便得多,不用走海路,但是大宋跟耶路撒冷王國還沒有任何接觸,雙方軍隊一直相互對峙,弄不好就會打起來。
在沒有接洽並且談好之前,趙桓不打算與耶路撒冷王國爆發衝突,更不會帶兵攻入耶路撒冷王國。
在部署作戰任務的時候,皇帝趙桓就警告了嶽飛他們,耶路撒冷要放在最後再去啃,因為耶路撒冷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三個宗教都共同供奉的聖城。
這三個宗教擁有廣大的信眾,假如大宋把這塊地占了,那麼大宋將會成為這廣大信眾的直接針對的目標,那會成為眾矢之的,實在沒有必要。
所以趙桓的作戰計劃避開了耶路撒冷王國,不去碰它,而走海路,將軍隊先輸送到了北部發生地震的安條克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