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過河拆撟(2 / 2)

因為法蒂瑪王朝是一個宗教國家,全民信教。

法蒂瑪在將近三百年前,曾經也是非洲北部橫跨東西的環繞半個地中海的龐大帝國。

後來在各種內憂外患之中分崩離析,國勢迅速衰退,尤其是十一世紀後期,大權更是落在了軍閥手中,政變頻發,軍人掌權。

朝中王位頻繁的更迭,誰當政都會扶持一個小哈裡發來當傀儡,國家持續控製在軍隊統帥手中。

各地總督割據,使得國家稅收銳減,國庫空虛。

很多地方都相繼宣布脫離王朝而獨立,後期又被迅速強大起來的塞爾柱帝國大肆進攻侵占,緊接著又被來自歐洲的基督徒的十字軍東征侵吞了大片領土。

當然十字軍從陸地進攻也遭到了極大的損失,畢竟十字軍實際上是東拚西湊拚起來的雜牌軍,主要是各種雇傭軍和少量的封建軍事貴族。

三個宗教都認定的聖地耶路撒冷被十字軍攻陷。

鐘相、楊幺幫著法蒂瑪擊退了叛軍和十字軍的瘋狂進攻,保住了帝國僅有的領土,但並沒有換來帝國對大宋的感激。

畢竟帝國內部分崩離析,各種勢力勾心鬥角。

現在法蒂瑪的皇帝,也就是哈裡發,名叫哈菲茲。

他的皇權被架空了,實權掌控在維齊爾巴赫拉姆手裡。

維齊爾是土耳其語,本意是助手的意思,為哈裡發或者蘇丹服務,相當於宋朝的宰相或者後世的總理。

巴赫拉姆是個跳梁小醜,在之前大宋軍隊幫助他們擊退各方軍事進攻的時候,對鐘相、楊幺非常的尊敬客氣,各種要求沒有不答應的。

可是在大宋軍隊幫助之下穩定了局勢之後,他就變臉了。

鑒於法蒂瑪王朝動蕩的政局,這時候開發蘇伊士運河是肯定不適合的。

所以鐘相、楊幺跟巴赫拉姆達成協議,在宋軍幫助他們穩定局勢之後,便將蘇伊士運河交給大宋度假挖掘,由大宋獨立投資,獨立施工,挖掘之後由大宋經營九十九年,九十九年之後將經營權再交給法蒂瑪王朝。

這是當時趙桓提出的一種方案,九十九年大宋應該足夠征服整個世界了,那時候蘇伊士運河當然就在大宋版圖之內了。

但是現在大宋的觸角很難以升到地中海,所以采用這樣的方式給法蒂瑪王朝足夠的甜頭,讓他們看到好處,他們才會同意大宋來修建。

畢竟由大宋全資投資,並自己組織開挖,法蒂瑪王朝不需要投一文錢,出一個人,而在這之後經營中,過往蘇伊士運河的稅收也是由法蒂瑪王朝來收取的。

隻是大宋的船隻經過運河是不交稅的,其他國家經過是要交稅的,稅是交給法蒂瑪王朝的。

其實隻相當於大宋投入了大筆資金,得到了使用權而已,這已經是非常大的讓步。

這之前雙方達成協議的時候,哈菲茲也是很滿意的,畢竟他們沒有能力開發這樣一條運河,大宋願意全部資金,並自己組織開發,而他們坐享其成,何樂而不為?

可沒想到人心不足蛇吞象,在局勢穩定之後,在鐘相、楊幺提出準備開挖運河時,他變卦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