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成這些設計和發明,當然不是靠趙桓一個人去做,好在他有一個文思院,這裡聚集了大宋最優秀的技術能手,各方麵的都有,專門用來解決他的各種奇思妙想的。
因此他把文思院的總裁呂頤浩叫了來。
呂頤浩和其他衙門掌印官都跟著皇帝巡遊來了。
趙桓微笑著把這件事告訴了呂頤浩,並拿出了南洋橡膠園送上來的一些橡膠製品。
當呂頤浩將一個圓圓的橡膠球砸在地上,並高高反彈起來的時候驚訝壞了,這麼大彈力的東西他是第一次見到,腦海中迅速的琢磨著這東西可以用來乾什麼。
皇帝趙桓把橡膠主要的一些用途都說了一遍,讓呂頤浩首先腦袋裡有這麼一個印象。
然後他說道:“你需要組織一幫人對橡膠進行各種加工,然後用來製作朕之前提到的這些東西,尤其是輪胎。
朕會畫出輪胎的設計造型,你們製造出來,將來咱們用加了橡膠的輪胎,運輸會省力而且快速。
另外,還有一種使用到橡膠輪胎的交通工具,非常適合百姓生活,朕叫他自行車。”
趙桓拿出了他畫的自行車的設計圖紙交給了呂頤浩,說道:“自行車是用鋼鐵製造,橡膠充氣輪胎。會讓咱們的交通速度成倍提升。
畢竟家家戶戶養馬不大現實,所以出行其實不太方便,有了自行車就方便多了,人手一輛,隻要有路,想到哪去就到哪去。”
呂頤浩沒有見過自行車,從單純從設計圖紙也看不到它的神奇,不過他相信皇帝的設想。
因為皇帝的每一個設想最終實現出來的結果都會讓人大開眼界,大聲讚歎精妙,這個東西肯定也是如此。
皇帝趙桓想象著大宋的街道上叮鈴鈴自行車鈴聲,來去如風的自行車車流,那將是一些個怎樣的風景呢。
騎自行車可以短途旅行,即便沒有馬,也能輕鬆的到數十裡外,當天來回,將極大的方便百姓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而且自行車的生產將會給皇家產業帶來豐厚的收益,同時也會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會讓很多人有了飯碗,能夠從這個產業和相關配套產業中獲取收入,提高收入水平。
自行車配套產業將會是交通工具的一次新技術革命,會讓整個大宋的產能飛躍一個更高的台階,讓大宋更加具有吸引世界的能力。
對於皇帝趙桓親自設計的這叫自行車的東西,呂頤浩當然是極其重視,親自護送著設計圖稿趕回開封,然後督促召集了文思院相關的能工巧匠開始製作。
與此同時,他組織相關工匠對用橡膠製作輪胎反複嘗試摸索,有了趙桓前世的經驗和大致方向,研製速度很快,僅僅兩個月時間,第一輛自行車便被製造出來了,而且相應的自行車充氣輪胎也造出來了。
裝配好之後,專門護送到趙桓手裡,而趙桓這時候已經巡視到了山西太原,拿到了自行車之後,他便親自騎著上街了。
一眾護衛趕緊布置警戒,但是卻來不及將整條街都清場了,趙桓穿著便裝騎著自行車,閃著鈴鐺就出去了。
侍衛們隻能腦袋冒汗的快跑著跟隨,緊張的盯著路上的人一言一行,生怕有刺客。
不過街上的人並不知道皇帝到這來了,也不知道這穿著便裝騎著一個古怪的帶兩個軲轆的東西的人就是皇帝,一個個好奇的張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