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對趙明誠說道:“目前已經有皇家路橋公司,但那是國內的。朕會成立一支新的路橋總公司,用來負責中亞的路橋建設,當務之急是修建一條從開封通往烏魯木齊的柏油馬路。
那之後,要修建往前延伸的公路,會沿著絲綢之路往前延伸,把原先的絲綢之路擴展成為可以並行至少兩輛馬車的交通乾線,沿途將會修建若乾的城池以及驛站,確保道路的安全暢通。
這條路將會是我們大宋伸向中亞最後延伸到歐洲的交通大動脈。”
看著牆上大地圖顯示的烏魯木齊和開封的距離,所有人都頭皮發麻。
要修建這麼長一條路,那耗費得銀子可以堆成一座高山了,皇帝真的要把這麼多錢砸到這上麵嗎?
這是肯定的,趙桓要修這條路,可不是什麼麵子工程,而是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意義,它將會聯通中亞乃至更遠的東歐、西歐的重要交通乾線。
這條乾線會把大宋的豐富的生產生活物資遠銷到中亞、東歐和西歐去,同時也會成為軍隊快速機動的乾線,在大宋大量的柏油路修建之後,道路的便捷和對於戰爭的影響,使每個人都已經有清醒的認識。
所以在場的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隻是他們都覺得皇帝太瘋狂了,居然要修這麼遠的一條路。
趙桓根本不需要過太多的設計,因為這條路隻用來跑馬車,不會用來運輸大型貨車,不需要跑現代社會那樣的幾十噸的大卡車。
所以道路的質量沒有後續要求那麼高,要鋪成簡單的柏油路,保證路麵質量不至於被日曬雨淋摧毀就足夠了,這樣修建起來就會簡單很多,而且資金也會節約很多。
而且這條路大部分的路段都是在荒漠戈壁上穿行,修建難度不大,但是需要組織大量的民工,需要提供食宿,這就需要大量的錢財了,好在趙桓不差錢。
為了保證道路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完工,趙桓將會對整條路實行分段施工,由他的皇家路橋工程公司來分段實施,並分段投入預算分彆開工,這樣可以保證進度。
會議結束之後,趙桓將文思院總裁呂頤浩叫到了禦書房,單獨麵授機宜。
趙桓交給呂頤浩的一個任務就是組建皇家路橋總公司。
由於在之前趙桓已經在京城和四大陪都都開設了交通大學,專門開設得有路橋工程專業,在這些大學就讀的都是從全國挑選的,有陸橋修建經驗的年輕官員。
集中學習四年之後,如今他們都已經順利畢業,並且被分配到了各路橋公司以及相關的管理部門。
現在呂頤浩需要做的就是從這些交通大學畢業的畢業生中遴選出優秀的畢業生,能夠擔任路橋工程總公司總裁的人選。
由於這條路投資巨大,趙桓先讓呂頤浩做出預算,看看該設成幾個路橋公司來分彆實施管理為好,否則把大量的金錢交給一個人來管,那是肯定會出問題的,趙桓不敢輕易測試人心。
呂頤浩很快便拿出了方案,並且找到了三十個適合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