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都國王與國師善般他求商議之後,迅速答應了金國結盟的請求,並簽署了協議。
然後悉都國王派他的大兒子明辛紹率領大軍十萬朝北攻入大理,以猝不及防的攻勢迅速攻占了多個城鎮,一直打到了騰衝府。
大宋將大理的軍隊已經全部換防,而駐軍則駐紮在主要的城鎮,沒有布防在邊境,因為大理與蒲甘的邊境幾乎都是原始叢林,山高林密,根本沒有道路,所以軍隊都是駐守在大的城鎮中。
畢竟部署在邊境的話,後勤保障非常困難,各種瘴氣以及毒蟲襲擾會造成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以蒲甘大軍攻入大理的時候,前期可謂勢如破竹,因為一路之上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軍隊出來抗擊,他們奪取了不少村寨,打下了一個比較大的鎮,叫鎮西鎮。
這個鎮也沒有大宋軍隊駐紮,在鎮中一通搶掠之後,把整個鎮的幾千人口強行遷往蒲甘。
接著十萬大軍乘勝直殺騰衝府。
可是騰衝府是大理的重要城鎮,駐紮得有宋軍的,雖然隻有一萬人,但那可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麵對十倍於自己的蒲甘軍隊,絲毫不怯,固守騰衝府。
宋軍還利用晚上突然出城襲擊,把蒲甘的軍隊殺的亂不成軍,然後又從容退回騰衝府,蒲甘王子明辛紹氣得差點吐血。
緊接著,大宋駐紮在騰衝府附近的永昌府,以及廣夷州的宋軍得到消息,立刻趕來增援。
駐紮在這兩個地方的也分彆有一萬宋軍,他們從城外襲擊,騰衝府的宋軍也同時從騰衝府殺了出來。
三路大軍雖然隻有三萬,卻都是在大越國征戰的軍隊,對叢林作戰非常熟悉,而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以三萬對蒲甘十萬,居然把蒲甘殺的難以招架,潰不成軍,一路退到鎮西鎮。
宋軍這才撤回到騰衝府一線擺下陣營。
與此同時後方宋軍得到緊急軍報,立刻趕來增援,眼看宋軍經越來越多,蒲甘王子見好就收,便率軍撤回蒲甘。
同時把鎮西鎮的幾千大理國子民全都裹挾回到了蒲甘國,並放火燒毀了鎮西鎮,並把沿途截掠過的城鎮的村寨也全都放火燒毀,還把通往蒲甘的道路橋梁全都拆毀了,以阻攔宋軍的追擊。
由於進入蒲甘北部山高林密,不適合大兵團作戰,所以援兵到了騰衝之後便沒有再追擊,奪回的鎮西鎮也都成了個空城。
另一方麵蒲甘國國王派出二兒子那臘都,率領蒲甘水師襲擊了在蒲甘南部達拉海港做生意的大宋商船。
達拉港沒有大宋海軍,商船上的商賈和水手想不到蒲甘會對手無寸鐵的他們發難。
數十艘停靠在達拉的大宋商船被劫掠,上千商人和水手或者被殺或者被俘,關進了地牢之中勒索贖金,所有的幾十艘商船貨物全部被搶,商船也被繳獲。
當大宋海軍得到消息趕到達拉的時候,連幾十艘商船都被轉移了,而大宋海軍隻有不到五千人,並且還有三千已經護航走了,趕來的隻有兩千。
?
章節錯誤,點此報送(免注冊),
報送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