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高麗的軍隊隻有區區二十萬,還是臨時征召的新兵,沒有什麼戰鬥經驗的,在高麗的金軍也隻有一萬五千人。
何況高麗已經飽受饑荒折磨,百姓民不聊生,很多高麗百姓女工都到大宋來當英雄母親或者做女工打工了。
而他們的軍隊在這幾年已經被金國一而再再而三的抽調軍隊去攻打大宋,所以能用的兵已經幾乎沒有了。
隻有新招的那些軍隊,用六十萬虎狼之師去打二十萬沒有什麼戰鬥經驗的新兵蛋子,那絕對是碾壓式的存在。
可是即便就算好打,但假如劉錡能夠主動出兵襲擾金國,必然也能牽製金國的力量,阻止他派兵增援,給高麗的大軍製造麻煩。
可是趙桓卻沒有讓劉錡主動進攻,隻要他固守,這就有些讓人想不通了。
趙桓也沒有解釋,其實他的用意並不是認為高麗那邊不需要,隻要是有必要還有人騰出手來的,他一定會增加勝率,更多的投入兵力,使得大宋全勝的概率提升。
而他之所以不讓劉錡出兵,其實是為了仙人關一戰,仙人關是一場大戰,後來宋軍雖然獲勝,卻沒有能夠大勝,讓戰敗的金軍得以大部分脫逃了。
趙桓不打算讓曆史重演,這兩仗一定要勝,而且還要完勝,在這種情況下,他如果讓劉錡騷擾北方,是不是會讓金國有所顧忌,而把一部分兵力留下來對付劉豫。
相反由於大軍不進攻,必然會麻痹金國人,使他們全力的將兵力投入到川陝,那麼這一仗一旦全殲了金軍,金軍將會遭到極大的損失。
他能動用的兵隻怕會進一步減小,就再也無力興風作浪。
安排妥當之後,趙桓吩咐嶽飛、韓世忠和樞密使薛弼幾個人留下,其他人解散。
眾人走後,趙桓把嶽飛他們幾人叫到了自己的禦書房地圖廳。
這裡掛著巨大的高麗地圖。
這地圖十分詳細,是趙桓親自指導並安排人繪製的現代地圖,而且是軍用級彆的。
趙桓對嶽飛和韓世忠說道:“你們的軍隊在這兒登陸。”
趙桓的棍子指向了高麗的仁川,附近的一個州名叫樹州,樹州和後世的仁川市挨的很近,不過在高麗時代仁川還沒有建市,因此這桓沒有把這兒作為地理坐標。
而這裡就是後世朝鮮戰爭中美麗國用來切斷整個朝鮮的登陸地點,仁川登陸也成為那場戰爭一個逆轉戰局的標誌。
現在趙桓選擇在這裡登陸,是因為這時候的高麗南北方差距很大,北邊被金國禍害的比較厲害,不管是抓兵還是征糧,基本上都在北方,因為離得近,所以北方兵力和糧草都基本上抽空了。
但是這條線以南的區域,氣候相對溫暖,農產豐富。主要是大部分地方沒有被金軍禍害,雖然糧食也同樣不多,但人力卻相對北方要豐富得多。
高麗的總人口不到三百萬,大部分人口都駐紮在南邊,因為南邊相對暖和,而且平原地區比較多,適合種植養殖。
如果大軍在這裡登陸,便可將高麗一分為二,然後先集中力量消化解決南邊問題,同時長期駐紮,保持北邊高麗的存在,並使得高麗成為金國與大宋之間實際控製的疆土之間的一個緩衝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