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的軍隊由東南完成登陸之後,便由周防沿著本島往東北挺進,在安芸國遇到了大和軍隊阻擊。
參與狙擊的大和部隊大概有三萬人,都是安芸、石見和周防這些地方的貴族和莊園主組織的軍隊,他們把軍隊集中起來,利用地形準備伏擊大宋軍隊。
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一招已經被嶽飛他們事先料想到了。
在大宋在與大和交往的這幾年裡,在大和做生意,收民工和女工的這些活動期間,大宋的細作早就對大和各地的地形地貌進行了勘測,並繪製了地圖。
而這些地圖都是由趙桓專門培訓的地圖繪製員來繪製的,不再像古代那樣寫意,而是實際的距離,山勢的高度,河流的走向,城池的具體位置,都經過精確的儀器進行測量之後在地圖上標注出來,已經非常接近現代的軍事地圖。
正是由於有了整個大和各處的具體的軍事地圖,使得嶽飛他們對大和國的地形有了非常準確的了解,從而也就知道大和國將會在什麼地方埋伏狙擊都有了預判。
對於這一次的狙擊,就在他們預判之內。
所以根據事先的作戰計劃,他們並沒有進入大和軍隊的狙擊圈,而是直接避開了他們的伏擊圈,繞了過去,切斷了他們的退路和糧道,圍而不攻。
這些擔任伏擊的大和軍隊,本來是準備打了就跑,結果宋軍沒有進入伏擊圈,反而把他們的糧道和退路給切斷了,使得三萬大和軍隊慌了神。
當他們發現他們已經被二十萬宋軍包圍的時候,更是嚇壞了,原本就是一些饑餓難當的征兵,根本就沒有什麼鬥誌,現在又被包圍,哪裡還想什麼決一死戰?逃命要緊。
於是很多大和軍隊士兵脫掉甲胄,扔掉刀槍,換做百姓紛紛出逃。
而包圍的宋軍當然不會輕易讓這些喬裝的軍隊逃走,大部分都被抓獲,甄彆之後關進了戰俘營。
這三萬大和軍隊基本上沒費多大勁,就被二十萬宋軍給全殲了,其中大部分是投降。
牛皋率領的京畿戰區,二十萬大軍是從越中海港登陸的,這是個海灣,也適合大型艦船,直接在海港登陸,不用像海軍陸戰隊那樣搶灘登陸。
牛皋的大軍在越中國登陸的時候是晚上,因為他們要繞行到大和國的大和海域,然後登陸。到達的時候恰好是晚上。
牛皋並沒有等天亮,直接下令登陸開始。
借著夜色,宋軍登陸艇控製了海港,輕鬆解決海港中的少量甲兵之後,大軍開始在海港停靠,並登陸在寬闊的海灘處集結,並向縱深挺進。
百姓都還在睡夢之中,第二天醒來的時候便看見一隊隊的大宋軍隊騎著馬從他們麵前經過,把他們嚇壞了,當真是神兵天降。
牛皋的軍隊在飛驛遭到了當地武裝的狙擊。
擔任狙擊的是附近十幾個州縣組織起來的莊園甲兵,人數總共有五萬人。
他們不信邪,所以在正麵戰場列陣,準備與大宋軍隊一較高下。
糧食缺乏,他們每天能吃的都是吊命的飯,身體機能急劇下降,很多士兵連鎧甲都不穿,因為背不動,三十斤的鎧甲在他們身上簡直跟三百斤的大石頭一般,把鎧甲卸了能站穩就不錯了。
不少士兵手裡的刀子是當拐杖用的,坐在地上支撐著身體,免得身體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