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後簡直氣不打一處來,自己的兒子居然能想出這樣的主意來,簡直讓她都沒臉看這兒子。
杜太後又說道:“太尉,大越國生死存亡關頭,還請你拿個主意。”
事到如今,楊英珥反倒鎮定了下來,思忖片刻,他說道:“馬上下令,讓北邊十五萬大軍突圍,保存實力。
隻要能逃進大山,就能保存咱們的實力,不能讓大宋把咱們的人全滅了,那就徹底完了。
同時,準備撤離昇龍府吧,三萬大軍掩護太後陛下和朝中大臣們往大理方向,先逃到邊境的平原州去。
看與大宋談判的情況,如果大宋執意滅國,那就隻有逃入大理尋求庇護了,大理現在跟大宋開戰,他們或許會容納咱們,到了大理安頓下來,再收拾殘兵敗將,以後東山再起吧。”
他又歎了口氣,隨後說道:“請太後陛下立刻上呈謝罪表,緊急送往宋軍,請求宋軍停戰。
並派出使團到東京汴梁向大宋請罪,並表示今後世世代代永不言兵,看看能不能平息大宋雷霆之怒?
同時也為咱們轉移和突圍贏得時間,保存咱們的實力,否則十五萬大軍和昇龍的三萬大軍如果全滅,那咱們家底都敗光了,哪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要知道這些軍隊其中絕大部分都是百戰之師,與占城國和吳哥王朝打了多年的戰爭磨練的軍隊,戰鬥力極強。
如果這次軍隊被滅那大越國就成了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了。
杜太後後垂淚點頭,對李陽煥說道:“陛下,就按太尉的意思來辦吧。”
李陽煥根本就是個沒主意的,聽到這話連連點頭,便要下旨。
這時兵部侍郎李夏峰搶步出列,躬身道:“此事萬萬不可,太後陛下,我們還沒有到上表謝罪的地步。
要上表謝罪,也等咱們把大宋趕出大越國,或者狠狠揍他一頓,讓他知道痛了之後,再給他一個麵子平息戰火。
畢竟大宋四麵楚歌,這是板上釘釘的事,他之所以能夠調集四十萬大軍來打咱們,恐怕也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
一旦其他三個方麵戰場抵擋不住,甚至威脅到他京師安全的時候,他必然會把重軍撤回去,他是扛不住同時四邊開戰的。
因此隻要咱們堅持下來挺住,那麼就不怕他大宋軍隊不撤兵,一旦他撤兵,咱們就在後麵痛打落水狗,窮追猛打,吃掉他一部分,甚至重新打進他大宋疆土之內。
咱們在挺住的同時,聯絡金國、西夏和大理國四個方向同時狂攻,死死咬住大宋這塊肥肉不鬆嘴,看他能奈我何,關鍵時候咱們一定要挺住。”
李夏峰是個主戰派,刀架脖子都不會輕易投降的,所以滿目猙獰的說出了這番話,一下子又像給李陽煥打了一劑強心針。
他一下子蹦噠起來,揮動著拳頭,也是滿臉亢奮,說道:“沒錯,這主意好,就該如此堅決挺住,死死咬住他不放嘴,隻要咱們四下一起用力,看他大宋能耐我何?”
眼見皇帝都這般亢奮,原來麵如土色的這幫大臣們一個個也都興奮起來,爭相點頭表示讚同。
原先已經被嚇癱在地上的右樞密使劉慶覃也重新振作了精神,漲著一張豬肝的臉,揮動著胖胖的拳頭吼叫著:“挺住,一定要挺住,死死咬著這塊肥肉不鬆嘴。
陛下說的再好也沒有了,就該如此!”
他又指著楊英珥怒斥道:“你這老匹夫,這時候來動搖軍心,想讓大想讓皇帝逃走,想讓我十五萬大軍不戰而逃,你就是個投降派,隻知道割地賠款,俯首稱臣,除了這,你還能做什麼?
大越國要滅亡就滅亡在你這樣的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