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煥見楊英珥處於無數人聲討之中,他倒幫楊英珥說起話來,說道:“諸位稍安勿躁,楊太尉之所以這麼說,必定有他的理由,若是不妨先聽聽。
假如他說不出像樣的理由來,那時諸位再聲討他,方才師出有名嘛。”
聽到這話,一眾人的都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劉慶覃也齊聲施了一禮,隨後對楊英珥說道:“楊太尉,陛下讓你說個理由出來,剛才你那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虎口拔牙?
難道我們大越國就打不贏大宋嗎?沒看見他大宋四麵受敵嗎?北邊有金軍西夏,西南有大理的三十七蠻族已經打入了大宋的西南夷了。
現在我們南邊出兵,正好四麵夾擊瓜分了大宋,如此天賜良機,你卻說我們是與虎謀皮,這是故意找不痛快,還是你彆有用心啊?”
聽到這話眾人都一眾點頭。
李常傑的孫子,兵部侍郎李夏峰同樣對楊英珥怒目而視,說道:“你這是長敵人銳氣滅自家威風。
想當初我爺爺領兵把宋軍殺的血流成河,何等威風,我叔公戰死沙場,這個仇一定要報回來。
如果陛下讓我領兵,我必定攻下汴梁城,將大宋皇帝生擒活,你卻還在這動搖軍心,實在是讓人齒冷。”
楊英珥冷眼如電掃了過去,把李夏峰嚇了一跳,他爺爺雖然驍勇善戰,可到了李夏峰這一代早就沒有那種英武之氣。
他也是仗著酒性才在這兒說出這番豪言壯語,真要讓他領兵他可沒那個膽量,也沒那個本事。
如今被楊英珥冷眼一掃,嚇得打了個哆嗦,手裡的杯子都差點掉在地上,說道:“說話就說話,瞪什麼眼睛,難不成心裡有鬼?”
楊英珥冷笑說道:“黃毛小兒,懂個屁,大宋如果像你說的那麼不堪,就不會把金國皇帝和西夏皇帝全都抓走。”
一聽這話,李陽煥頓時一張臉漲得跟豬肝似的,雖然楊英珥沒有提抓他的事,但是既然前麵提到兩個皇帝被抓,大家自然而然都會想到他也被抓。
果然場中不少目光朝他看了過來,又下意識的把目光收了回去。
楊英珥又接著說道:“眼下宋軍重兵十二萬在北方,東南海港洪路城還有兩萬,安慶州還有一萬,海上還有兩萬,整個加起來有五萬人馬。
也就是說,宋軍在咱們大越國的軍隊就已經達到了十七萬,可是咱們卻絲毫不顧及他們的存在,撇開他們不管,把大部分兵力都調去返攻大宋。
你們是指望這樣一來大宋必然回兵去救援嗎?真不知道是誰給陛下出的餿主意,居然會想到這麼可笑的戰法來。”
劉慶覃頓時大怒,作為樞密右使,這個計劃其實是他主導起草的,這不是當麵打他的臉嗎?
他怒氣衝衝的說道:“這計劃有什麼不對,圍魏救趙的戰法難道你竟然不知道,聽說你還是帶過兵的。”
楊英珥根本不想跟他理論這個計劃,皇帝李陽煥並不想他參與,就怕他在後麵扯後腿,所以在製定計劃時壓根沒叫他,等到出兵了楊英珥才知道,阻止已經根本來不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