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如此,他要的嶺南以南的疆域那也遠遠超過他大越國的目前的國土了,相當於他大越國一下擴張了兩三倍,所以對他來說也夠知足的。
接著張伯玉又對吳乞買和完顏宗翰說道:“除了我們之外,南邊大宋的西南還有一個大理國,陛下和國相是否知道?”
吳乞買點了點頭,而完顏宗翰依舊搖了搖頭。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哦。
於是張伯玉又趕緊介紹了大理的大致情況和位置,完顏宗翰才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張伯玉又說道:“大理國雖然跟大宋一直交好,但是我們準備玩點陰的手段挑起雙方的矛盾,逼迫大理國參加咱們的聯盟,一同出攻打大宋。”
宇文虛中忙問他們用什麼手段挑撥雙方關係?
張伯玉道:
“我們正在試圖說服大理國東邊的三十七蠻族,讓他們以大理國的名義出兵攻打大宋朝的西南夷。
因為三十七蠻族不聽從大理國的統治,已經多次起兵造反。而且他們的頭人頭腦簡單,容易被挑唆。
隻要金國寫一封國書,並派出使臣前去三十七蠻族商談共同出兵的事情,讓他們知道,這一次出兵,是大金、西夏、大齊、大越還有他們五家一起出兵瓜分大宋,他們一定會乾的。”
宇文虛中交口稱讚,吳乞買和完顏宗翰也都連連點頭。
吳乞買慷慨的開了承諾:“隻要三十七蠻族願意共同出兵攻打大宋,將來大宋的西南夷甚至更多的疆土全部劃歸他們。”
“這樣那就再好沒有了。”
當下,吳乞買親自寫了兩封國書,一封給大越國君李陽煥,一封給三十七蠻族頭人們,把之前的承諾寫入了國書之中。
張伯玉辦成此事,高興壞了,屁顛屁顛的帶著金國回贈的禮物,與金國派出的使臣一起,在金國軍隊護送下,一直穿越了西夏,進到了大宋隴佑都護府邊境,金軍這才回撤,因為過去就是大宋的疆土了。
到了這裡,按照實現約定,張伯玉跟金國使臣就分道揚鑣了。
張伯玉他們從大理西邊返回大越國。而金國使臣則進入大越國東部三十七蠻族,與當地部族頭人見麵。
金國使臣一行人順利地穿越了宋朝疆域隴右都護府。進入了大理國東部,見到了三十七蠻族的頭人,遞交了國書。
這之前,三十七蠻族的頭人已經跟大越國的使臣見麵商談共同出兵攻打大宋的事情。因此頭人們已經有些動心了。
現在見到金國使臣,又得到了金國大量金銀財寶的饋贈,更是大喜過望,當即答應與金國一起南北夾擊大宋。
而且,按照要求,他們將以大理國的名義出兵,從而把整個大理國拉下水。
與此同時,張伯玉他們也開始穿越隴右都護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