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煥被抓的時候,他並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所以曾經為此感到絕望和驚恐。
因為他聽說了,金國皇帝被抓之後,皇帝和所有皇親國戚,男性都被閹割了,他也擔心胯下之物會離他而去。
還好大宋沒提這個茬,他全身而退,現在又要去招惹大宋,一旦把大宋給徹底惹毛了,那可就慘了。
所以他苦著臉對黎紅嫣說道:“還要打呀,大宋咱們惹不起。”
“就是因為咱們惹不起,更要惹。”
李陽煥沒聽懂,疑惑的望著皇後。
黎紅嫣說道:“陛下,你想想,大宋奪取了我們四個州,並且重兵壓境,他這是想一步步吞掉咱們整個大越國的架勢,否則乾嘛一直把軍隊駐紮在邊境?
如果我們不趁著他們跟金金國交戰無暇進攻的機會,從南邊配合金朝夾擊大宋的話,失去這個戰機,悔之晚矣。
陛下不用擔心打不過宋朝。我們以一國之力當然打不過,但彆忘了此刻的宋朝要同時對付北邊的金國和北邊的西夏,還不算金國新扶植的傀儡大齊國。
咱們三方從三個方向打他們,必要時我們還可以拉上再給他樹一個敵人,讓他四麵受敵,保管叫他四麵開花,咱們一起將他大宋朝瓜分了。”
李陽煥一聽,頓時好奇的問道:“你說再拉一個敵人,誰啊?
“大理啊!咱們拉下水,讓他也出兵進攻宋朝,這樣北邊、西北、南邊和西南四個方向同時進攻,我看他宋朝還怎麼去應對?”
李陽煥卻搖頭說道:“你這主意恐怕不好。”
“為什麼?”
“因為你不知道大理國跟大宋關係一直很好,沒有任何邊境衝突。甚至連臉紅爭執的事都沒有過,大理國對大宋俯首稱臣,年年進貢歲歲來朝,禮節上不敢耽誤半點。
而大宋對大理國也同樣廣施恩惠,每次朝貢都會成倍的返還饋贈禮物,所以大理國從大宋那得了不少好處。
大理國信奉佛教,以人為善,不願妄動刀兵,所以想讓大理國對大宋朝出兵幾乎不可能。”
李陽煥說著還一個勁搖頭。
而黎皇後卻冷笑說道:“以前雙方好,不代表以後一樣好,以前不臉紅不代表以後不臉紅,他們不臉紅,咱們可以幫他臉紅,這就叫拖他下水。”
“你到底有什麼主意?說來聽聽。”
於是黎皇後湊到他耳邊把自己的主意說了。
李陽煥不由大喜,一個勁衝著黎皇後挑大拇指,說道:
“皇後當真是諸葛亮在世,詭計多端,計謀高超,這招妙到極處,由此一來,咱們便又多了一個盟友,一起圍攻大宋,那就更有把握了。”
黎皇後得意洋洋,又說道:“咱們不能等,要主動派使臣到大金國去溝通,讓他們知道咱們的願望,然後共同出兵,相互呼應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有道理,就派張伯玉去出使金國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