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直是豬腦子,難道大宋把咱們大越吞並之後就不會再動他們占城國和吳哥王朝嗎?簡直是笑話。”
“是呀,回來的使臣也是這麼是跟他們說的,但他們覺得大宋此刻跟金國和西夏開戰,所以大宋朝不可能長期的兩麵開戰,這樣首尾不能兼顧。
他們最多滅掉咱們大越國,就不會再往南的,大宋沒那麼大胃口,這一點倒是跟娘娘你的判斷一致。”
“先答應他們,等他們罷兵,咱們對付了大宋,回頭再跟他們算賬,先拖下來。”
李陽煥哭喪著臉說道:“吳哥王朝和占城國說了,要先把錢給了,他們才會停戰。”
宸英太一聽不由得也傻眼了。
看來占城國和吳哥王朝也都不是傻子,擺明了不見兔子不撒鷹。
大越國要是能拿出那麼多錢賠給吳哥王朝和占城國,還不如拿著錢去給大宋還債了,還能得到大宋進一步的武器裝備和低息貸款的支持,又何必走出這麼一招來呢?
她也感到有些失算了,看來大宋不像他想象的那麼懦弱,現在的皇帝也不是他印象中的大宋皇帝那麼好說話了。
但是她堅信這件事還沒到最危險的關頭。
於是她穩了穩心神,對李陽煥說道:“既然這樣,咱們就隻有跟大宋講和了,否則三麵受敵,大越國會滅國的。”
出使大宋的左樞密使張伯玉就已經回到了大越國,當下李陽煥將張伯玉召來,告訴他去宋軍兵營議和。
張伯玉頓時苦了臉,之前他在大宋京城可囂張的很,還警告大宋,如果想跟大越國惹事的話後果自負,現在這話啪啪打臉了。
大宋也說了後果自負,那才是響當當擲地有聲的,現在不就是嗎?四個方向宋軍同時進攻,現在更是十萬鐵騎兵臨昇龍城下。
這個態勢似乎要將大越國一口吞下。
現在,皇帝李陽煥讓他前去議和,他很覺得沒臉,但是轉念一想,這臉自己不丟,那就得丟皇帝的臉,甚至整個國家都將淪陷。
於是咬咬牙隻好答應下來,帶著幾個隨從前往韓世忠兵營,請求議和。
韓世忠吩咐把他帶到中軍大帳。
張伯玉來到中軍大帳,他深深作了個揖,對韓世忠說道:“韓大帥,不知為何上國如此雷霆震怒,要發大兵來滅我鄙國,鄙國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何不能坐下來好好談談?
若真是鄙國做錯了,鄙國願意改正錯誤,還請上國不要大興刀兵,傷了兩國的和氣。”
他雖然是來議和的,但是話語卻還多少帶著責怪之意。
韓世忠卻懶得跟他囉嗦,韓世忠可不是來談判的,他是來踢交趾的屁股的。
所以韓世忠冷聲道:“少廢話,現在你們要麼開城投降,要麼就等著我打下昇龍,把你們全都抓到開封去。”
張伯玉火氣往上衝,便想反唇相譏,說一句昇龍府可不是那麼好打的,城池高大堅固隻怕不亞於開封。
事實上,昇龍府城防比開封那可差的太遠,韓世忠要打是能夠輕鬆打下來的。
隻是皇帝說了不要打下昇龍,那樣就沒有回旋的餘地了,給他個教訓就可以,還是要實行蠶食的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