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感聖夫人姓李,是大越國前黎朝皇帝黎桓的後代。
黎恒是大越國的開國君主。她是黎桓的後代,從小對大宋就有刻骨的仇恨。
她的仇恨來自於整個大越國對大宋又恨又怕的心理。
這得從大越國的來曆說起。
公元前,大越國這塊土地原住民很少,從沒有形成過統一的政權。
傳說這裡的人男女在一條河裡洗澡,腳趾相對,故此稱為“交趾”。
秦始皇統一中國時,也將這裡歸入了版圖,並開始大量移民。
漢朝保持了對這裡的統治,設立了三個郡,其中一個郡就叫“交趾”。
在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這裡雖然屢有反抗,但是大體上一直受到中國古代政權各朝代,包括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接管轄。
唐朝,在這裡設立了安南都護府,那之後,這裡也叫安南。
五代時期的南漢將安南收歸為版圖。後來,南漢的交州發生叛亂,本地貴族吳權叛亂,占據交州自立為節度使,隨後建國,稱為吳朝。
吳權死後,地方豪強紛紛割據,北部丁部領崛起,並武力統一各部,建立丁朝,國號大瞿越,兩年後自稱皇帝。
丁朝是越南正式脫離中原王朝獨立建國的開始。因為宋太祖冊封其為交趾郡王,列為藩王,承認其藩屬國地位。
後來,丁朝的軍隊統帥十道將軍黎桓,也就是感聖夫人的祖上,獨攬大權。引起權臣阮匐等人的不滿,起兵討伐,雙方激戰。丁朝陷入內亂。
宋朝乘機出兵征討交趾,丁朝因為君主年幼,由太後執政,太後派黎桓領兵出征。在部將擁戴下,黎桓學著陳橋兵變的模式黃袍加身,奪取了丁朝政權當上了皇帝,稱為“前黎朝”。
隨後,黎桓出兵擊敗了宋軍,但又擔心宋軍報複,於是遣使上表謝罪,納貢稱臣。宋朝接受,並冊封黎桓為“交趾郡王”。宋真宗又封其為“南平王”。
黎桓死後,他一大堆兒子相互開戰。前黎朝的權臣李公蘊學著黎桓當年篡位的樣子奪取了皇位,建立了李朝,並遷都昇龍,也就是後世的河內。
李朝將國號改為“大越”。
大越國國力逐漸強盛,而大宋卻陷入“三冗”泥潭,軍事實力衰弱。
當時的李朝皇帝李仁宗看到了便宜,於北宋熙寧八年發動侵宋戰爭,由大將李常傑領兵,攻破中國欽州、廉州、邕州等地。屠殺大宋百姓數十萬人,並俘擄十多萬強行押回大越國。
大宋反擊,富良江大敗越軍,擊殺越將洪真太子。李仁宗害怕之下,向宋方要求停戰,歸還所擄掠的大宋百姓。
大宋正在跟西夏開戰,無力承擔兩線作戰的巨額軍費,加之朝野認為交趾是雞肋,真正傾國之力打下來也沒啥用處,還不如就此停戰為好,於是雙方罷戰。
大宋與大越之間的兩次大規模戰鬥,各有勝敗。
戰爭爆發的原因也很複雜,各執一詞。在大越國的皇親國戚中和那些文人的筆墨之下,卻是一律表述為大宋入侵大越國,並濃墨重彩宣傳大宋的野蠻血腥,燒殺搶掠,犯下了種種令人發指的罪行。
由此煽動大越子民對大宋的仇恨,以便能夠凝聚起民心,共同對抗外敵。
這種自虐的宣傳方法一直傳承到後代,不僅愚弄了大越的子民,也使得大越國的皇親國戚普遍都有一種仇視大宋的心理。
按照後世大越政府出版社出版的《大越古代史》上麵寫道:“大越曆史就是一部大華國侵略史”。由此可見這種宣傳的遺毒之深之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