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朝南突圍,可是南邊同樣布滿了絆馬索和陷馬坑,還有範圍很廣的煙霧彈,這些煙霧彈都是用投石機直接投擲過來的,雨點一般落在他們麵前。
他們可以用濕帕子蒙住口鼻,但那樣一來,他們就看不見路,難以再往前快速突擊,於是便成了宋軍神臂弓和車床弩的活靶子。
這玩意兒可是不怕鎧甲的,能直接洞穿。於是乎整個白天的強行突圍,除了給金軍自身造成大量的死傷之外,他們甚至都沒有能夠貼近宋軍與其廝殺,便損兵折將的退回來了。
此後幾天,金兀術又分彆嘗試了東麵和西麵,每一麵結果都差不多,因為城外全都是各種防禦工事。
金兀術下了死命令,必須衝出去。
這一次,他們用屍體終於鋪出一條路,衝出了絆馬索和陷馬坑區域,結果發現前方卻是一排排的帶刺的圈狀鐵絲網,寬達上百步,組成了一眼望不到頭的鐵絲網陣地。
這種一人高的帶刺的圈狀鐵絲網是現代產物,現代戰場上經常使用作為阻止步兵和騎兵前進的障礙。
這比一個個拒馬樁要厲害多了,因為是連在一起的,除非用鋼絲鉗,否則刀劍很難破壞,也沒辦法搬走。
第一次遇到這玩意,金兀術的軍隊束手無措,被堵在這。
宋軍的遠程強力車床弩不斷遠距離射向他們,再加上投擲過來的瓦罐催淚瓦斯,他們根本無法在此停留開辟通道。也無法用弓箭回擊,因為射程不夠。
於是,金兀術隻能下令撤回上元縣。
連續十多天的強行突圍,除了損失慘重之外,他們甚至都沒有能跟宋軍交上手。
金兀術這下算明白了,宋軍是要把他們困死在這。
他料想的沒錯,這是趙桓在金軍大舉準備包圍開封的時候,便下達的緊急密旨給嶽飛、韓世忠、楊再興幾個統帥的,告訴他們圍困金兀術,但不要強攻,一直圍困到他們投降。不許派兵到開封來增援,以免被金軍圍點打援遭受損失。
趙桓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戰略部署,是基於一個基本的事實,那就是金軍包圍開封的這場戰鬥是曆史上所沒有的,是他改變曆史之後,曆史發生變化出現的,是不可知的。
對於曆史上沒有出現的戰鬥,趙桓必須采取慎之又慎的應對策略,他不能組織一場他沒法掌控的大規模決戰,那結果難以預料。
畢竟金軍是二十萬人,即便宋軍的人數也遠遠在金軍之上,但這樣的大會戰打下來結果會如何,趙桓心裡沒底,他不會打沒把握的仗。
因為這樣的大決戰就是豪賭,他現在不需要跟金軍進行決戰,因此他選擇避讓。
你不是要圍嗎?那就讓你圍著好了,靜觀其變。
所以,趙桓讓嶽飛等將金兀術的軍隊圍困在上元,不是拿不下來,而是圍而不打,靜觀其變,他想看看曆史的走向,會不會回到原來的曆史軌跡上去。
隻有回到曆史軌跡,他才能夠掌控未來,才知道如何克敵製勝。
在沒有回到曆史軌跡之前,他就這麼放著。
至於金軍二十萬圍困開封,他一點都不著急,他的大殺器佛朗機火炮終於發揮了作用,他很滿意自己事先做好的應對,佛朗機火炮目前最擅長的領域就是守城。
因為金軍必須朝著城樓進攻,敵軍會主動靠近己方,因此己方射程不遠的佛朗機就正好能發揮用途,不需要考慮射程,隻需要考慮射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