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術原以為他神機妙算甩掉了宋軍的追擊,並且宋軍也不可能知道他會在六和縣渡江,因為這是他臨時決定的,事先並沒有做任何戰鬥計劃,也沒有跟任何人說起過。
隻是探馬來報,說這一帶沒有宋軍,而前麵重重疊疊的都是宋軍的時候,他才臨時決定轉往北,從這渡江。
他卻不知道,曆史上他就是從這兒擊敗了韓世忠,並在這兒得到了另一個漢奸王某的獻策,使用赤壁之戰的火攻燒毀了韓世忠連在一起的戰船,從而大破韓世忠的軍隊,之後從這渡江。
趙桓熟知曆史,早就知道他會在這渡過長江,因此在江北隱蔽處埋下了這支伏兵。
等到金軍渡江還沒上岸時,伏兵才突然出現,萬箭齊發,江中的金軍士兵一個個都成了活靶子。
金兀術臉色慘白,這不能怪他,時間太匆忙,他根本來不及派出探馬,按照常規對對岸是否有埋伏進行探測,在沒有搞清對岸是否有伏兵的時候便強行渡江,以至於被宋軍對岸截擊。
而就在這時,從他們的身後三個方向黑壓壓的宋軍無聲的出現,就像草原上突然冒出來的狼群,開始緩慢而堅決朝他們推進。
“不可能,哪來的這麼多的宋軍?這怎麼可能?”
金兀術臉色慘白,這一次他感覺到大事不妙,他已經陷入了宋軍的重重包圍,就跟當年的項羽一般,四麵楚歌,他又沒有辦法渡江逃走,對岸也同樣都是宋軍。
他卻不知道,為了圍剿他,趙桓動用了三個半的方麵軍,總兵力達到了四十萬。
這其中不僅包括韓世忠、嶽飛的幾乎所有兵力,還有劉錡派來的張俊兩萬人馬,以及從鎮守開封的中軍調集的五萬人馬。
還不包括嶽飛留在京湖戰區向東機動做出攔截姿態的兩萬人馬,以及無數的當地鄉勇及衙役等地方武裝,便是要做出一副拚死不讓金軍與中路軍彙合的架勢。
金兀術以為伏兵全部都安排在了他的前方,這才放心大膽的左轉往北進入埋伏圈,到了這裡,趙桓要求各路軍隊會戰的時機到了。
各路軍隊都按照趙桓作戰計劃,要求在這一刻將軍隊彙集在了六和縣江邊,果然金軍在這一刻進入了埋伏圈,他們幾乎嚴絲合縫的,不費吹灰之力的便開始包餃子了。
此刻合圍金兀術的兵力已經有四十五之眾,而金兀術的軍隊已經折損過半,不到四萬人了,包圍他的宋軍比他多出十倍有餘。
儘管在從黃天蕩追擊而來的一路的戰爭中,宋軍同樣折損了數萬人馬,但兵力總量遠遠超過金軍,對宋軍來說,調度軍隊依舊遊刃有餘。
趙桓讓金兀術的軍隊在長江以南大肆搶劫,並沒有組織任何有效的狙擊,完全是放任江淮戰區韓世忠主動迎敵,但是總體來說戰鬥很不如意。
而嶽飛千裡奔襲對金軍起到了一定的牽製,並且打了幾個大勝仗,可是也沒有能夠對金軍主力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這使得金軍對宋軍存在了一定程度的輕視和麻痹,大搖大擺的沿著運河將搶來的東西用船拖著,準備得勝還朝了。
就在這時,皇帝趙桓才開始打出殺手鐧,迅速的發出一連串的緊急軍令,調動三個半方麵的軍隊參與合圍。
除了川陝戰區兵力離得太遠,沒有動用之外,華北戰區、江淮戰區軍以及京畿戰區都調動了軍隊,總兵力四十五萬,合圍金兀術的東路軍八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