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四大罪責(2 / 2)

就這樣,還種種刁難,借著我們跟金國開戰,需要大量糧草掐我們的脖子,因為我們喪失了長江以北廣大戰區的耕地,他們以為我們糧食肯定不夠吃,會有很多人餓死。

他們不管把糧價抬到多高,我們也不得不掏銀子買,反正我們有錢,不要白不要,麵對這些,我們沒有事先預測到,也沒有理性和清楚的應對之策。

以至於在應對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猶豫彷徨和不知所措,被對方牽著鼻子走,這些都是朕領導不力的結果。

下一步,朕會製定相應的策略,不僅對東南亞,對其他周邊每一個國家,都要拿出相應的應對之策了。

這件事今天朕就交給樞密院。樞密院是最高軍事指揮機構,但是現在朕不需要他們指揮作戰,他們隻需要拿出方案來怎麼應對周邊國家對我們的種種挑釁,我想這個任務就夠他們忙活的了,這樣正好就發揮出了樞密院的作用。”

樞密院的幾個樞密使和樞密副使頓時精神一振。

的確,趙桓成立五軍之後,整個軍事指揮全部由五軍都統製和皇上及軍機處商議決定,根本沒有經過樞密院,這個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名存實亡。

樞密使李綱被趙桓派去當新兵營的統製,組建各種軍事學校和培訓學校派,去乾很多不是樞密院應該乾的事,而下麵的樞密副使則更忙於其他的普通行政事務,對於軍事方麵的事情基本上就看看材料,不參與決策。

而現在,皇帝給了他們一項新的任務,讓他們製定對周邊國家的戰略決策和軍事行動預案,這就是非常重要的職責了,弄好了他們的決策和作戰計劃得到實施,那就是他們的功勞。

於是樞密副使張叔夜等人都激動的躬身施禮。

趙桓對李綱說道:“你的肩上擔子很重,但這件事仍然要你牽頭。你是樞密使,具體的事務可以交給他們辦,但是方向原則的把關要由你來做,不能假手他人,因為這件事非常重要,你要親自抓。”

李綱急忙答應。

趙桓接著說道:“朕的罪責之三,是沒有安撫百姓的德政,針對百姓雖然有所關照,但遠遠不夠。比如這次洪澇災害,造成這麼多人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是朕的失職,朕深感愧疚。”

趙桓的確覺得問心有愧。

因為如果他花多一些心思,把注意力放在應對自然災害這方麵,這些災害他完全能應對的。

因為很多的大的自然災害在史料上都有記載,包括時間地點和危害程度,隻要他動動腦子搜索一下,想一想便能夠雨綢繆,防範於未然,至少可以把災難減少,尤其是人員和財產的損失。

但是趙桓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對付金朝上麵,也就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防災救災這件事。

這給他提了個醒,不能隻抓主要矛盾,而忽視了次要矛盾。

固然在金國強大壓力之下,傾全國之力來應對金國的入侵是重中之重,但也不能夠顧此失彼,百姓是要生活的。

如果百姓沒有死在金國刀劍之下,卻死在洪水裡,死在乾旱裡,死在饑餓裡,或者地震山洪等自然災害裡,那結果是一樣的,都是自己這皇帝沒有治理好國家。

所以,趙桓這一個罪己詔說的其實是很中肯的,他在提醒自己,以後要多想一想防災救災,關心百姓疾苦,畢竟國泰民安,百姓富足,這才是一個明君應該做的事。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