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等三人來了之後,趙桓吩咐賜座。
隨後,趙桓道:“杭州昏德公趙構身邊的侍衛親軍苗傅、劉正彥叛亂,控製了杭州城,圍攻國公府,殺了不少人,朕派你們三個前去平叛。”
三人急忙躬身領命。
趙桓對張俊說道:“你是右軍副都統製,就從你們右軍調集五千人馬吧。”
他望向張浚說道:“五千人馬由你統一指揮,朕任命你為本次平叛的總指揮。”
三個人都有些傻眼。
因為他們三個中,實際上張浚官職目前是最小的,隻是太常簿。
而張俊已經是副都統製,一個方麵軍的副總司令。呂頤浩更是官封子爵,是有爵位的。ωωω.ΧしεωēN.CoM
可是趙桓把兩個高官放到一邊,卻讓一個小官來統領這次平叛的兵馬,雖然隻有五千人,可是這樣的小官指揮大官,真的合適嗎?
呂頤浩和單人旁的張俊都不敢把心中的疑惑表露出來,恭敬的答應了,實際上心裡一個勁嘀咕,趙桓卻沒有解釋。
因為他真正要任用的就是張浚,而張俊最終因為陷害嶽飛被永遠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對這樣的人趙桓怎麼可能重用他?
隻不過張俊還是有些軍事才能的,打了不少勝仗,所以趙桓才留著他。
何況當時的張俊是根據宰相秦檜的唆使陷害嶽飛的,如今秦檜已經死了,張俊孤掌難鳴。
如果將來他找死還要陷害嶽飛,那麼自己便將他處死。所以,張俊時刻都在趙桓的監視之下,不可能給他重用。
張俊自己其實心裡還是有些委屈的,因為在他跟隨劉錡征戰的這些日子裡,衝鋒陷陣,屢立戰功,是劉錡手下的得力戰將。
可是張浚沒有什麼戰功,而且還跟過趙構,被趙構封為殿中侍禦史,趙構及其黨羽企圖自立朝廷,分裂大宋,說嚴重那是亂臣逆子,這張浚還給趙構送所謂國書,皇帝卻對他不僅不追責,反而官複原職。
而這一次更是將他任命為三個人的統領,指揮他們兩個高官去平叛,的確讓人有些想不通。
張浚自己驚喜之下也同樣想不明白。
他當然不知道,在真正曆史中他是南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嶽飛、韓世忠這些名將的上司,嶽飛他們見到他都要恭恭敬敬作揖行禮的,雖然現在他還隻是個太常簿。
因此他心頭不停打鼓,有心想提醒皇帝,他官職太低了,怕指揮不動眼前這兩位,可是這種話又不敢說出來,皇帝或許會因為他這麼說了認為他有意推諉,那他可就說不清楚。
正在他有猶豫間,趙桓卻接著朗聲說道:“張浚,上前聽封。”
因為張浚和張俊發音相同,兩人都望向皇帝,可趙桓望向的是三點水的張浚。
張俊不由得心裡咯噔一下,酸溜溜的蠻不是滋味。